功能性消化不良从气论治的一点体会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临床常见症状有胃院痞闷不适,甚至出现胸隔痞闷疼痛,食少纳呆,大便失常。本证虽然病变脏腑在脾胃,但与肺肝肾等脏器功能正常与否相关。病机关键是中焦阻滞,气机升降失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指出:“脾不能行气于肺胃,结而不散则为痞”。目前临床上针对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型有着不同的探讨,依据多年的临证体会,以调畅气机为本,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从气论治,从气滞、气逆、气郁、气虚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便于对本病的临床治疗。
其他文献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发生于肝细胞的恶性上皮细胞肿瘤,病死率高。我国的肝细胞癌的主要背景为HBV感染,其次为HCV感染,有报道我国HCC患者HBsAg阳性率63.2%,抗HCV阳性率为11.2%,临床上HCC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合并肝硬化者达85%-90%。本文介绍了病名诊断经验和辨证诊断经验等钱英教授辨治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经验,浅谈了治法特点和治疗主方的选择,阐述了药物选用情况。
“截断逆挽法”是“截断法”和“逆流挽舟”法的综合运用。本文介绍了“截断扭转法”和“逆流挽舟”法的命名和治疗肝炎的过程,浅谈了钱英教授“截断逆挽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学术观点。
钱英教授是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科肝病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系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之一。本文介绍了灵活运用“化痰、解毒、活血”三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黄疸病、早期肝硬化强调“滋肾柔肝”以及创立“截断逆挽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等钱英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
肝病的致病原因不外乎病毒感染,药物损伤,炎症,肿瘤等因素,肝病的诊断现代医学从实验室检查、及其病理特点或致病原因将肝病分类,常见的肝病如病毒感染引发的病毒性肝炎、药物损伤导致的药物性肝炎、营养过剩所致的脂肪肝、以及胆道蛔虫或结石梗阻诱发的感染性肝炎、以及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肝脏肿瘤,等等,肝病诊断名目繁多,十分细致,千方百计为临床治疗提供确切的证据。本文介绍了中医治疗肝病的疗法和效果。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要求护理人员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重视人文关怀,要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现代护理工作着重强调以人为本。本文将人文护理在结肠途径治疗机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肝衰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综合征(RSDS),为外伤后引起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血管运动神经异常活动,往往见于腕部前臂的外伤后数周内发生,此病偶尔也见于足部。作者从1984-2009年间所收治的由外伤引起的RSDS患者16例,均采用中药熏洗为主配合功能锻炼的治疗,疗效满意。
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又是顽固难愈之疾病,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许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都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采用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早期肩周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疑难病。为了进一步客观的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经在全国组织7家医院进行的广泛多中心多病种的临床对照观察验证,临床疗效确切。现将7家医院的观察结果汇总报告: 涂膜剂治疗是一种内病外治、透皮给药的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皮肤这一入口将药物透人体内,具有安全、有效、稳定和病人适应性好的等特点。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疗效较好,无明显副反应,可以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胃内容物(包括十二指肠液)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胃食管反流病(gasuoesophagealrefulx disease, GERD)。为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典型的GERD症状有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可伴有上腹部症状如胀闷、疼痛等,以及咽炎、哮喘、中耳炎等食管外伴发症状,症状较重时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及生活质量,长期不愈部分病人存在食管狭窄或癌病风险。西医治疗采用质子泵抑制
气滞血瘀型食管炎病情较重,多为气滞痰阻型逐渐发展为血瘀型,故表现为痛有定处,持续性疼痛较重,时有呕血、吞咽困难。中医认为行气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无论情志不畅或久病入络,均可因血行不畅而瘀血内停,阻于肝络气机不行。“不通则痛”,此病病在血分,血分属阴,故疼痛固定不移。在现代医学中纤维变化、组织增生、疤痕形成都与血瘀有关。本文对气滞血瘀型食道炎的诊断要点、疗效标准进行介绍,笔者认为食道炎后期的疤痕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