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价的基本问题

来源 :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13920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击风险环境评价主要是针对已经运行的或使用的建筑物、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雷击风险进行的全面评价,其中包含着对评价对象的雷击风险环境、设备耐压水平、防雷装置、防雷管理措施、应急处置能力的综合评价。系统雷击风险和雷击损失取决于雷击环境、防护水平、安全管理措施及应急处置能力,由于已建项目评价工作与评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应该逐步把针对已建项目的评价纳入雷电现代化业务。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雷击风险评价的基本原则、基本目的、基本内容,并对雷击风险环境评价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基于CsCl离子的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了海水中的氯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海水的C1/CI值基本上是均一的,平均值为0.319 093,变化范围为0.318 782~0.319221.相对于某一标准海水的表面海水的δCI值与包括海水温度、盐度、经纬度在内的所有因素基本无关.但不同深度的海水的δCI值随深度而降低;δCI值也显然与大陆注入水和区域有关.
用六氟化硫法对IAEA-S-1、I.AEA-S-2、IAEA-S-3、IAEA-SO-5、IAEA-SO-6、GBW-04414和GBW-04415的δS、δS值进行了测定.用人工配制的同位素混合物和六氟化硫法对IAEA-S-1、IAEA-S-2、IAEA-S-3和GBW-04414、GBW-04415的S/S、S/S绝对值进行了标定.其结果对IAEA硫同位素系列参考物质的定值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花岗质岩体的钾长石进行的氩多重扩散域理论(MDD)模拟及年龄测定,得到了这些岩体的冷却历史.结果表明,30 Ma左右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快速冷却事件(7.5~9.4°C/Ma),表示该地区此时曾发生去顶剥蚀作用,是该地区的抬升作用的结果.这可能和阿尔金断裂的走滑活动有关.
研究地球内部He与He同位素比值小的分布有助于解决地球科学中的某些基本问题.本文着重论述地球上氦同位素起源以及He/He值变化特征.
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云南峨山、江西九岭和安徽许村等3个岩体的形成年龄分别为818±10 Ma、818±10 Ma和829±11 Ma,与广西北部的本洞、三防、元宝山、湖北的黄陵岩体以及的广西北部的基性岩墙的年龄完全一致,表明在820~830 Ma期间,扬子克拉通在广大区域内几乎同时发生了广泛的地壳重熔和幔源基性岩浆活动.虽然这些花岗岩的类型不同,但它们的形成时代相当一致,表明
本文采用Ar-真空击碎技术和阶段加热技术,测定了采自落雪矿的“东川式”层状铜矿之两个石英样品的年龄,获得了810~770 Ma的Ar-Ar等时线年龄,这些年龄与我们从前获得的脉状铜矿石英的年龄范围一致,再次表明晋宁-澄江期是东川铜矿的主要成矿期.
南金山金矿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金矿床之一,矿床产于下石炭统白山组浅变质海相火山碎屑岩中.本文通过对金矿床中的蚀变绢云母进行了Ar-Ar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了两组数据,分别为250.6±2.8 Ma和232.7±4.1Ma,说明南金山金矿的形成经历了两期成矿作用.
等时线方法在K-Ar年代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利用一种新的Ar/Ar-Ar/Ar等时线方法,计算查南疆汗萨拉锑、银矿带中石英脉的Ar-Ar实验数据,并与其他等时线方法进行对比,得到非常一致的结果.
本文对医院电气设备与供电系统的接地方式进行了介绍,对TN-s系统的进行了分析。现在一些医院及医疗设备厂家经常提出医疗设备,医用等电位接地要设置独立接地极,并且要求与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绝缘。他们担心杂散的的电流会干扰紧密医疗设备的工作,影响其准确性。要求提供一个干净稳定的工作接地,比且要求很低的电阻值。事实上这样做并不合理,而且IEC标准和ITV相关标准均不提倡单独接地极。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或电力系统
本文利用重庆市35个气象台站的年平均雷电日数(1971-2007年)资料和雷电灾害(1995-2007年)资料,统计分析了各区县的雷击易损性指标(雷击密度、雷击灾害频数、经济易损性指标、生命易损性指标),计算得到了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全市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进行了初步区划,对防雷减灾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