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2003年全国中药药理与现代化暨钙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Diabetic vascular complications,DVC)大鼠血糖、胰岛素敏感性及ET、NO、ox-LDL、sICAM-1等细胞因子、主动脉AGEs含量及受体(RAGE)mRNA的表达以及形态学变化等的影响,探讨葛根素对DVC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一次性给大鼠ip.链脲菌素(STZ)60 mg·kg-1,造成糖尿病模型大鼠。72 h后若血糖值≥16.7 mM者则纳入糖尿病大鼠,造模大鼠按血糖值范围分为模型组、葛根素组(500,250,125 mg·kg-1,ig.)和氨基胍组(0.1 g·kg-1,ig.),另设一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2周。于给药后8周、12周,分别称取大鼠体重、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放免法测定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索敏感性指数,放免法测定血清果糖胺、尿微量白蛋白、血浆ET、ANF的水平、TNF-α的含量以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NOS,ELISA法测定sICAM-1、ox-LDL含量; 荧光法测定主动脉内AGEs的含量,RT-PCR检测各组主动脉内RAGE mRNA的表达情况;光镜(HE及PAS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肾组织形态的改变。 结果:不同剂量葛根素均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三多一少”症状,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果糖胺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形成,尤以大、中剂量作用更明显(与模型组比较,P<0.01);葛根素和氨基胍组均能显著升高DVC大鼠血清NO、NOS的含量,有效降低ET和ANF、的含量、血清sICAM-1、TNF-α、ox-LDL的含量;葛根素在减少AGEs在主动脉过度沉积的同时,还能显著抑制RAGEmRNA的过高表达(与模型组比较,P<0.01);形态学结果显示: 葛根素治疗后能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肿胀程度,平滑肌细胞排列也较整齐,内皮细胞表面光滑等;肾小球毛细血管恢复成圈襻状或环形,肾小管大部分透明变消失,电镜下也观察到血管基底膜增厚不明显,足细胞似正常,足突融合少见(与模型组比较,P<0.01)。 结论:葛根素通过降低DVC大鼠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少AGEs的沉积、改善细胞因子的表达等途径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所引起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产生一定的防治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形成中整合素α5β1的变化特点及其抗肝纤维化中药-扶正化瘀方的干预作用。 方法: 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符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分
会议
目的:采用细胞、动物模型及血清药理学等方法,探讨槐定碱对柯萨奇B族病毒(CVB3)的抑制作用及由该病毒引起的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的治疗作用。 方法: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
会议
目的:研究以麝香、冰片为代表的芳香开窍中药对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细胞型(eNOS)、一氧化氮合酶诱导型(iNOS)表达量的影响。 方法:Pulsinelli的
会议
目的:研究落新妇酸(astilbic acid,AA)体外对人结直肠癌COLO 205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 方法:用细胞生长曲线、MTT试验测定细胞增殖,改良二苯胺
会议
目的:研究翻白草的降血糖作用。 方法:将翻白草煎剂配伍组(另加优降糖0.66 mg·kg-1)高、中、低三个剂量,分别对三组正常小鼠和三组小鼠模型Ig,给药15 d,观察正常和模型小
会议
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是一种创新型实验,实验室不确定具体实验方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课题任务,自行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筛选实验方法和实验所需的仪器;自己拟定实验程序,调整实
目的:观察谷氨酸单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毁损下丘脑弓状核大鼠认知功能,探讨其作为肾阴虚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可行性。 方法:文献研究与实验研究结合。 结果:文献
会议
目的:观察利他林对过敏性休克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选用豚鼠和wistar大白鼠,分别以DES和OVA制备过敏性休克模型,同时每只模型给予利他林0.1或0.2 mg·kg-1体重
目的:为炎速消片质量控制提供方便可行的方法。 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炎速消片中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薄层层析可成功鉴别出
会议
目的:研究伊痛舒注射液的镇痛、抗炎和祛瘀作用。 方法:小鼠醋酸扭体法、热板法、压痛法,大鼠钾离子皮下透入法观察镇痛作用,蛋清大鼠足跖肿胀法研究抗炎作用,大鼠急性血瘀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