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以武汉市新洲区为例

来源 :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口生产、生活等综合功能的承载体,研究其内部结构、空间布局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水平,保护耕地,缓解建设用地压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在MAPGIS 的支持下,利用数理统计法探究新洲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结构、特征规律以及存在问题,并依此构建了新洲区农村居民点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将新洲区划分为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低度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四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新洲区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可采取先分区后布局的规划思路;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居民点的分区,结合规划思想和工具,可以作为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Traffic control requirement is increasing with the grow of motor vehicle ownership and traffic flow for the development of Jing-Jin-Ji megalopoli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is the frontier res
As the new theory and model of a moder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omain economy of urban circle is the basis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to the city circle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some related theories, for example, the city cluster theory, the governments operation function.Second, it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in the urban cl
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整治中的农户心理契约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治如何充分体现农民意愿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SEM),信效度分析.研究结果:(1)农户现居住条件满足度与农户搬迁条件心理期望呈正相关关系;(2)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治问题较多受到关系型心理契约影响;(3)在各个影响因素中,农民较为重视基础设施、医疗服务、初级教育等因素,而忽略娱乐文化、商业服务等因素.研究结
干旱区绿洲城市是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矛盾主要凸显区,选取新疆18 个绿洲城市,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指标体系和城市发展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土地利用子系统综合分值和城市发展子系统综合分值.通过协调度、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三个指数衡量城市系统的同步性、有序性和和谐性和时空分异.研究发现:2003-2010 年时间序列,协调度、耦合度、耦合协调度三项指数总体呈现下降态势,其中南疆、东疆城市的下降幅度大于北
研究目的:选择经济发达和征地行为较活跃的慈溪市的四个乡镇(街道)为调查样本点,构建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体系,定量测度征地前后农户福利水平的变化.研究方法:模糊评判方法、实地调研法.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征地后四个乡镇(街道)的农户福利水平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从农户福利水平各功能指标看,被征地农户的经济条件、社区环境、社会保障和满意程度有所恶化,而农户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从各功能隶属度的农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内涵的界定,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及政策变化对其影响机理分析框架和计量经济结构模型.研究方法:基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 家农户调查数据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获知苏家屯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特征:具有明显的"非农化"和"非粮化"趋势,种植模式在空间上呈现"反图能圈"式分布.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从外部环境包括城市扩展、经济结构、市场
研究目的:为了解决新农村规划中的核心问题--中心村如何选址.研究方法:以巩义市西村镇为实验对象,采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运用AHP 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中心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 空间分析得到各村评价参数;运用多因素综合分析得出村庄潜力综合分值;运用聚类分析对评价结果分级;最后用泰森多边形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对分级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1)影响中心村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区位条件、村庄规模、
本文针对中国城市周边逐步形成企业集聚区所面临的产业升级、农民转型等急待解决的问题,以北京市丰台区城乡结合部为研究区域,将土地利用整合与产业集聚作为完整系统,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进行了企业生产效率对土地利用整合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乡结合部产业结构调整、生产要素配置、产业集聚、土地价格的交互影响过程及其机制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核心因素;坚持"政府主导、利益共享、集约利用、功能复合、布局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利用冲突原因,辨别土地利用冲突类型,研究土地利用冲突诊断方法,提出缓解土地利用冲突的政策建议,以兰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空间叠置法.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不同利益群体对有限土地资源的竞争,根本原因是土地价值核算中社会、生态价值的缺失引起的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双重失灵";(2)兰州市土地利用冲突较为突出,需要加强规划间的协调与衔接.研究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