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部穿支螺旋桨皮瓣的显微解剖和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hong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腓动脉和胫后动脉穿支显微解剖特点,应用腓动脉或胫后动脉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探讨其并发症防治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的化学功能团对骨肉瘤Saos-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自组装膜技术在金片的表面自组装及接枝不同的化学功能团(-CH3、-COOH、-NH2、-OH),通过测定不同金片表面的接触角和X射线光电子谱确定材料表面的表征,采用早期扫描电镜观测法、DAPI染色法、CCK-8法、死/活细胞染色、流式细胞检测仪等方法观察不同功能团对骨肉瘤Saos-2细胞的早期粘附、细胞增殖、活力、凋亡坏
目的:建立基于Micro-CT和MRI数据的隐匿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隐匿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机制和愈合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意见.方法:应用生物力学试验机,通过6对人体股骨离体标本进行轴向和扭转荷载测试,测量股骨头颈和股骨距应变和[1]位移等力学参数,并应用骨组织形态测量方法量化损伤裂痕等参数;根据医学断层图像,赋予力学参数和骨折特性参数,建立正常人体股骨近端三维有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手术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锁骨骨折术后失败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对临床治疗初次锁骨骨折提供避免错误的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市红会医院锁骨骨折术后失败病例2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25.7~58岁,平均44.1岁,所有患者因锁骨骨折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初次手术固定的内植物重建板9例,锁定重建板4例,解剖型锁定板10例.内固定失败的原因:11例术后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后引起轴性症状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8例颈椎病患者分为A、B两组。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 至2014.06有完整资料的66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其中前脱位56例,后脱位10例,其中男53例,女13例.
目的:评价分米波对肘管综合征松解前置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为临床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供新的手段.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6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均给予行尺神经松解皮下前置术,其中30例术后给予分米波治疗(治疗组),30例未给予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目的: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致使尿酸盐结晶体沉积于关节内外组织所引起的炎症反应性疾病。以往一般采用药物或开放性手术等方法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临床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比单纯药物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颈椎管哑铃型肿瘤方法及术后效果.颈椎管哑铃型肿瘤是指颈椎管肿瘤生长遇到解剖学结构的阻挡,而呈现哑铃型的外观,是颈椎管肿瘤的特殊类型,约占颈椎管内肿瘤的5.7%~14.2%,其多为良性肿瘤,且90%以上是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与单纯椎管内肿瘤比较,其手术难度及风险极大,逐渐受到从业者的广泛关注,是脊柱外科治疗的难题.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7月11例颈椎管哑铃型肿
目的:观察比较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与保守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96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64例多节段(≥3个间隙)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为钢板固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组(28例),B组为全椎板减压切除术(36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