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三角洲三个河口泥沙絮凝试验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0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辽河三角洲的3个河口进行了40组的泥沙絮凝试验。从试验现象上看.泥沙在河水中沉降时,絮凝不明显;泥沙在海水中沉降时,絮凝非常明显。从试验结果上看,用絮凝因子F-d关系曲线来描述辽河三角洲3个河口的泥沙絮凝特性是适宜的,絮凝因子的最大值F=83;对于河口中淤泥有机质含量不是很多的情况,泥沙颗粒不发生絮凝的最小粒径d0多数情况下为0.025mm;絮凝颗粒间结合水的厚度δ基本是一个常数,δ=0.005mm。
其他文献
本文建立了平面2D潮流和增量悬沙输移扩散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单元法离散求解.应用该模型对苍南电厂港池和航道疏浚、外海抛泥过程中悬沙扩散输移模拟,数字化地再现了疏浚、抛
会议
建立基于无结构网格的二维浅水方程Roe-upwind型有限体积模型。采用三角形网格剖分平面区域,以逼近复杂的几何边界。采用基于近似黎曼解的Roe格式求解跨界面的法向数值通量。
会议
荆江-洞庭湖河网泥沙模型是准确描述江湖水沙输移规律的核心技术与基础。本文在河网水流三级解法基础上,借用河网水流分级解法的思想,结合汉点处沙量守恒方程与分沙模式,研究建
会议
本次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大通到长江口一维水沙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一维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边界条件作为模型的控制条件。本文在分析工程区域含沙量场分布的基础上采用20
会议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与全球变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孙立广——谢周清研究小组对广东省南澳岛的海岸沉积剖面进行研究,揭示了该岛1000年前遭受南海海啸袭击的历史,证实了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海啸冲击大陆海岸带的事件。  袭击西沙东岛的海啸的年代约为公元1024年,历史文献中记录的广东潮阳遭受破坏性海浪袭击的时间为1076年,南澳海嘯层陆地动物骨骼的定年结果范围包含了上述年代。因此
期刊
镇海位于杭州湾口南岸,滩涂资源丰富,属于《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重点区域。目前,镇海围垦局在镇海岸滩新泓口处实施围垦工程,围垦工程的兴建后.新泓口处海岸线以及水动力条
会议
等值填充技术研究是“河流水流泥沙运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研发河道数值模拟结果的计算机可视化软件模块。本研究主要完成了拟合坐标下二维河道标量场(
从1957年始,周恩来总理大弟周恩溥的后人周荣庆一家一直低调生活在河南焦作。11位后人中,除了一人有正式工作外,其他人靠做些小生意、打工维持生活。周家人从不炫耀身世,如同
本文采用无结构网格和半隐式有限体积法。建立了水库异重流运动的三维数学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非均匀沙运动以及分层储存淤积物级配模式。将所建模型用于小浪底水库运行初期异
以福清港元载码头区域海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强潮流弱浪动力条件下的海滩冲淤演变泥沙数学模型理论体系,并结合港区海滩复杂岛礁及码头布置的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开发了海滩积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