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区域性灾害空间信息动态监测技术

来源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j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蕴含了大量的动态灾害信息,是及时获取区域灾害态势的重要途径。传统搜索引擎技术缺乏基于空间语义的认知和推理能力,无法识别灾害发生的空间位置信息,无法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区域化灾害动态监控服务。本文在融合空间认知,推理技术的空间信息检索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灾害领域的互联网动态监控技术方法。在新型地名数据模型,地名分词技术、空间推理和空间排序技术以及灾害信息分类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动态灾害信息业务化挖掘技术框架,可有效地过滤反映灾害信息内容的网页,获取灾害事件的时间、空间位置以及灾害本体信息。依托该系统,可结合传统的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空间和时间序列分析,为揭示灾害过程规律提供动态实时数据获取和自动分析服务,可以构建灾害的预警、预测以及灾害救援服务。
其他文献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建立起来的全球经贸体系正在失灵,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而新冠肺炎疫情只是既有趋势的催化剂.各国应当从基本的共同利益出发,在多边框架下开展经贸协
目的:提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RA并发ALL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RA并发ALL的报道甚少,国内仅有1例幼年型RA并发AL
我国气象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都离不开气象科技服务的支撑和保障。因此,做好农村气象科技服务,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现代农业以及新农村建
依据我国2008年发射升空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HJ-1)技术指标和遥感影像数据特点,全面分析了HJ-1光学卫星在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中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HJ-1光学卫星具
会议
1983年夏天,我在位于教场门的《长安》文学月刊社当编辑,参加了接待传奇式作家萧军先生的工作,留下了深刻印象。萧军来到西安的那天下午,下榻于钟楼饭店。他当时已有七十六岁
2007年7月和8月间,印度南部、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国出现的一系列反常季风雨引起洪水泛滥;2008年5月中国四川发生7.8级特大地震;2009年11月中国北方数省遭暴雪袭击;2010年4月
本文概述了气象灾害形势、当地气象灾害特点,就强化气象防灾减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出思考与建议。
良好的城市品牌价值越来越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品牌战略发展变的更加重要。本文从研究背景出发,以建设“省会城市副中心”为目标,找出提升莱芜城市管理水平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得出课题思路与框架,制定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七方面措施。  随着城市品牌价值的凸显,国外许多城市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独特的城市品牌,品牌经济不断升温,树立良好的城市品牌能够使城市耀耀生彩,
期刊
结合“十一五”期间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关于建设“国家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