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医针灸学

来源 :第13届中国泉州——东南亚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zhilun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易医针灸学,乃道家传人、丹门道医胡逸玄(无为居士)先生所创,取易经"象数"之理为用,以道家"无为自化"为思想指导,以生命的"形、气、神"三阶为旨,不定经穴,自成体系。易医针灸学将人体分为三层八部二十四个生命象,有六十四卦针法,包罗全身各部有形无形之疾患,临证以取象或取数针刺,迥异于传统的针灸学术体系。
其他文献
会议
通过分析周来兴主任治疗眩晕、暴聋、痿病的验案,阐明周主任临证用药经验及临证思维特点,强调辩证论治在临床诊治中的重要性。
四时针刺方法是因时制宜思想在针灸治疗中的具体体现,其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特点而取穴施术的针刺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四时针刺的理论基础、治疾需思四时、取穴应四时、针刺部位深浅应四时、四时针刺的发展、对四时针刺的客观评价等方面。
中医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中医的经验阶段,中医的比拟阶段,中医的思辨阶段,中医的实验阶段,中医的数字阶段。中医的经验阶段又分:1个人经验、2群体经验、3民族经验;中医的比拟阶段又分:1比拟自然、2比拟社会、3比拟人生;中医的思辨阶段又分:1用自然哲理思辨、2用社会哲理思辨、3用人生哲理思辨;中医的实验阶段又分:1物理实验、2生化实验、3药理实验;中医的数字阶段又分:1宏观规律数字化、2微观规律
会议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的运动主要表现为宣、降两种形式,肺气失宣,可出现咳喘胸闷等症,宣肺法为治疗肺气失宣的大法,本文旨在讨论宣肺法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从而对临床医师治疗肺气失宣疾病提供理论借鉴。
会议
"师徒制"是中医药技术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在现代职业教育中,中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回归到师徒制的主场,取得成效。而药学药剂专业的职业教育因为学科的发展历史,仍以西方药学药剂传统学习模式为主。在中医药发展的新时期,"师徒制"符合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目标的培养模式。以"师徒制"培养具有传承中医药文化和技能的应用型药剂人才,更好地提高对基层和社区医药卫生服务能力。
会议
会议
在舌体上刺血或针刺的历史源于《黄帝内经》时期,历代也有发展,但真正创立舌针疗法,并成为针灸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现代。但古今诸家在舌面及舌下划定的穴位和穴位的功能有很大不同,针灸者每有开卷茫然、临证无措之慨。因此,如何做到舌针穴位系统化、临床可获良效,的确是舌针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医学基础学科的研究角度,对舌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从"脑"、"神"的角度,探讨舌针的临床应用。
本文通过总结赵绍琴先生运用"疏调气机,透解郁热"的方法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分析"疏调气机,透解郁热"法所针对的杂病病机及临床用药特点,并简单列举了该法在某些疾病上的应用思路,阐明了温病治疗学对临床内科杂病治疗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