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的历史叙述

来源 :第三届两岸青年文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fu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老生》清晰呈现出历史"重建"与"重述20世纪中国"的努力,小说以"多文本"的"去历史化"的方式,将革命编年史还原成民间野史般的流言蜚语和传说逸闻,小说在呈现历史别样意义的同时,也显现出诸多问题.具体而言,其历史叙述试图通过逃离革命史的方式标示自身的在场,以"去历史化"方式再度"历史化";而小说中唱师这个"游荡者"显示出叙述"权力",他探索"被压抑的"历史主体,却无法建构一个完整的时代;而作为一部"去革命化"的文本,小说通过叙述革命的"消失"来隐秘呈现它的"在场".
其他文献
"语-图"差异的根本,是在于媒介的时空不同.时间与运动有着天然的关系,这就决定着文学艺术擅长描写事物的运动.事物的运动,既包括外在运动,也包括内在运动,即人的内心情感变化.把目光转向人的内心想象世界,是当代文学应对视觉文化冲突较有效的途径之一.网络文学中的穿越、灵异和玄幻等小说受到读者的欢迎,就是发挥了时间艺术的优势.莱辛认为绘画所擅长处理的是物体在空间中的并列静态,但由于现代高科技的支撑,电影等
百年以来,中国古典文论话语研究在整理和阐释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熔铸创新方面却少有建树。中外文论传统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动荡的时代环境不利于培养丰富而强大的主体,过细的学科划分和科学主义,急功近利的学术环境等等是造成古典文论话语熔铸创新不足的关键因素。因此,要实现古代文论话语的熔铸创新必须抛弃话语焦虑,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培养丰富而强大的主体,用一颗爱真理的心灵充分吸收中外文论的优秀资源,实
会议
台湾文学有着与大陆不尽相同的历史际遇和文化机缘,从而形成了它历史进程中某些特殊形态。而特殊的时代条件和深刻的文化背景构成了台湾文学独特的发生机制,从乡土文学到自然书写,从自然写作到环境文学,台湾的环境文学走过了一个从自然到人文的过程,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台湾文学和大陆文学一样从声嘶力竭的生态批评,过渡到了春风化雨的人文境界,从宏大叙事走向了微小叙事,从理论探索迈进了日常生活美学,台湾环境文学文体丰
会议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上世纪70年代发生了一场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论争,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伊格尔顿在1976年出版的《批评与意识形态》一书中站在结构主义立场上对其学术引路人——威廉斯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认为威廉斯的理论存在着明显的人本主义痕迹,并且忽视了艺术背后的结构性要素;威廉斯面对这一批评尽管没有做出直接回应,但却在其两部小说《志愿者》与《为马德而战》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还在《马克思主义与
会议
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本雅明的大众观。本雅明认为,随着媒体的变化,艺术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传统艺术不是为大众准备的,只有在机械复制时代,大众参与艺术才有了可能。机械复制时代的"大众"是一个与个体、与专业人士相对的概念,并且这个"大众"不仅是艺术的接收者而且是艺术活动的参与者,"大众"使作者与读者的界限正在消失。本雅明大众观的深刻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大众"这个概念的悖论。
会议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被中国学术理论界淡忘已久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已回归文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的指导和影响下,中国文学理论研究发生了审美转向:在文学批评中,实现了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的回归,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获得了良好声誉;在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上,实现了从哲学反映论向审美反映论的过渡,突出了文学的审美本性和情感特点;在文学本质的界定中,实现了从社会意识形态
写作这整件事,是可以像此时此刻如此「被诊释」、「被写作」的吗?这两年因应一些邀稿与场合,作者的确写过一两次这类稿子,但只是愈来愈怀疑,愈感到徒劳,也很心虚。一路写得其实不多,过去十多年也一直有正职工作,之所以未曾选择成为一个全职的写作者,一个原因是作者不认为读者或市场在供养或支持创作者上有道德义务,那么,作为一个基本的个人,入世,尽力理解世人与世人的行事(不管你喜不喜欢),以及保持自立的能力和条件
小说家当然可以口语的形式书写一部关乎口语文化的小说,也可以「小说惯用书面语」之形式创造一部关乎口语文化的小说。作者有他自己的个人成分,这关乎个人癖性、文化养成,甚至可能关乎市场需求。但无论如何,站在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当讨论一部作为或优秀或拙劣的艺术品之小说,重点毕竟是一个个人化的深沉视野,个人化的特色,而不在作者的身分,也不在于作者对于任何文化传统的「继承」。以小说艺术观点而言,任何所谓「继承」,
在当下中国人关于文学传统的意识与视野中,20世纪中国文学传统所处的位置最为尴尬和模糊.对于中国当代作家而言,提起卡夫卡、福克纳、昆德拉、卡佛、村上春树等,往往眉飞色舞信手拈来;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汉语文学)传统则沦为最不愿意认领的"穷亲戚",尽管这是人们最切身的传统,甚至如同空气一般须臾不可离.有研究者讨论过鲁迅文学意识中的“过渡仪式”:“并不是所有的‘过渡仪式’都会按部就班地根据三个步骤来进行
近年来有两部小说引起了普遍讨论和关注,其影响甚至超出了文学界,它们出自两位文坛宿将之手:方方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和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尽管两部小说的故事发生地均为中国的大城市——武汉和北京,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们并非所谓的"城市小说"——在通常的理解中,"城市小说"是以"城市"为主人公的小说,是塑造城市形象、表现城市精神气质的小说.然而,两篇小说以各自的方式呈现了当前中国城市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