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极移动和径流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近百年来极端水旱灾害事件识别

来源 :第一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nan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端水旱灾害事件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气候变化可能加剧灾情。识别和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水旱灾害事件可为适应性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无测站和因为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强烈影响而导致的资料不连续使得水旱灾情事件信号不易识别。通过分析其他已经存在的地球物理长时间序列资料和水文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间接地获取更全面的水文信息。为此,本文借用自1847年的地极移动数据,以雅鲁藏布江和金沙江为例,首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有水文资料和人类活动较弱的1962年至1986年的两江月径流量数据和极移X和Y分量进行平稳性检验,对一阶差分后的极移和径流变化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统计角度分析极移和径流量之间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月尺度上极移和径流量显著地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季节尺度上,这种关系稍逊;在年尺度上,它们不存在因果关系。然后根据地级移动数据,识别百年来水旱灾害事件,最后展望根据极移预报水旱灾害事件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在应用GRACE数据反演地球重力场时,将非保守力加速度和姿态数据当做真值在理论上不严密,因为非保守力加速度和姿态数据均为观测值,势必存在观测误差。鉴于此,本文顾及非保守力加速度和姿态观测误差,进一步改进短弧边值法重力场反演理论模型,并利用JPL(Jet PropulsionLaboratory)所发布的2003年1月至2011年8月的GRACE Level-1BRL02观测数据反演一组60阶次的月
本文利用UTCSR 2003年1月至2013年7月GRACE RL05的60阶次月平均重力场模型,分析比较了高斯滤波、各向异性滤波、扇形滤波和维纳滤波,以及结合去相关滤波在反演南极地区冰盖质量变化方面的差异。通过计算得到以下结论:(1)基于121组重力场模型阶方差分布得到维纳滤波与半径为300km的高斯滤波效果最为接近;(2)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滤波半径能提高反演结果信噪比;采用相同滤波半径,不同空
在青藏高原纳木错地区的高寒草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立了纳木错多圈层综合观测站,并对该生态系统的CO2 净交换(NEE)进行了观测.分析2008 和2009 年的高寒草原生长季CO2 通量的观测数据,发现CO2 最大吸收速率均出现在8 月份,分别为3.7 和3.4 μmol CO2·m-2·s-1.而日最大吸收值,2008年出现在7 月中旬(1.19 g C m-2 day-1),在2009
由于数据源、方法和先验知识的不同,不同时期估算的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和面积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利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2003-2012年),结合冻土分布模型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进行估计.首先利用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rmonic Analysis of Time Series,HANTS)对MODIS地表温度产品进行缺值填补,借助高时间分辨率的自动气象站(AWS)地表温度观测数据,利用多
在东南极的冰穹A开展深冰芯研究是找寻地球最古老冰芯气候记录的热点。中国科学家将不久的将来在南极昆仑站钻探深冰芯。本文应用三维热力耦合的full-Stokes模型,分别在假设的各向同性和随深度改变的各向异性的冰组构的条件下,模拟昆仑站周围70×70 ktri2区域内的冰流速度、温度和冰龄。冰组构和地热通量对竖直方向的冰流速度进而对冰盖底部的温度和冰龄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冰厚的巨大变化和冰下山谷
作为城郊景观重要组成部分,亚热带农业小流域对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受人类活动影响,农业小流域水系碳氮养分循环特征带有明显的“人类”印记,成为不可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小流域水系类型众多,排水沟渠、河岸湿地和水体都是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者,环境要素复杂,加之试验观测缺失,导致其温室气体排放具有较大不确定性,这制约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水系温室气体排放
The concept of "seamless forecast" came from a report of the 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me (WCRP),where the weather-climate prediction problem was considered as seamless because the atmosphere know
The ultimate goal of ecohydrological modeling is to find an efficient,scientifically-sound,and accurate way to predict the possibility of,and address unknown eco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events.Class
利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研究站唐古拉综合观测场的气象梯度塔观测数据和涡动系统观测数据,采用气象梯度法和无因次风速法计算得到的唐古拉多年冻土区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m,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空气动力学粗糙度虽然有部分差异,但是整体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夏秋季较大、冬春季较小.空气动力学粗糙度月均变化范围在4.1×10-3-7.4×10-3m之间,其中最大值在7月,最小值在12月.空气动力学粗糙度
We investigate the land-offshore contrast in lightning activity and its relation to precipitation and convective 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 (CAPE) in South China from 2001 to 2012,using the from the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