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社区MS轻症患者疗效和机理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多中心联合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代谢综合征(MS)轻症患者的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化瘀解毒法对糖脂毒性的影响,从内皮细胞功能角度阐述作用机理.方法:针对MS轻症人群,本着中医治未病理念,对其进行健康管理基础上进行选择性治疗,并分为三组,分别采用MF治疗,SG治疗,CT治疗等方法,通过对比,阐述疗效及区别.结果:MF治疗可使患者BMI,SBP,FBG,ISI,HbA1c,TG,LDL等多项指标改善;SG治疗可使MS轻症患者血脂(TCH、TG、LDL、HDL),血压(SBP、DBP),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水平(INS)等指标显著改善;CT可全面改善MS轻症患者机体紊乱状态,逆转糖脂毒性对人体的损伤.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调整IL-10、EDRF、PAI-1、TNFa水平是化瘀解毒法的作用机理。结论:对MS轻症患者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相关指标,中西医结合方法更为显著,而通过解毒活血,达到改善炎性指标和血流状态是其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心肌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6-8周龄的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组(3d和7d)组、血管紧张素II+NKT细胞激动剂(a -Galcer 3d和7d)组和NKT细胞激动剂(a-Galcer 3d和7d)组。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einⅡ,Ang Ⅱ,灌注速度1500ng/kg),灌注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中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及体位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探讨动脉僵硬度与体位性血压改变的关系.方法:在成都地区某社区对1010 例35-84岁的自然人群(平均年龄64.8±7.7岁,男性占42.2%)同时进行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查及、无创动脉僵硬度测定(包括baPWV、ABI及AI值)及卧位、立位30s、立位2min血压心率测定.结果:OH患病率4.9%,OHT患病率9.7%. OH组人群年龄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联合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降压治疗同时,血浆脑钠肽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探讨两者联合抑制左室重构的作用.方法: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01例,随机分为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组(A组:n=32)和缬沙坦治疗组(B组:n=35),氨氯地平治疗组(C 组:n=34),分别检测三组基线、治疗后1月、治疗后6月,三组血压、脑钠肽、高敏C反
目的:调查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率达标状况,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使用状况,及给予"冠心病患者心率达标临床路径培训"的医疗行为干预对于临床应用β-受体阻滞剂使用剂量的影响。方法:开发,多中心研究,入选北京市24家医院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共1634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整个研究为连续入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记录和比较入院时和出院时患者的心率及临床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状况(频率、剂量),并纪录患
目的:探讨高血压房颤与血管功能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房颤发作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新的治疗策略。方法: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房颤病人共计132例(其中48例阵发性房颤,84例持续性房颤),均来自华西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同时收集108例配对的单纯高血压患者.对所有患者经行体格检查并收集相关人口学数据(如: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等)及实验室指标(如:生化,血常规和同型半胱氨酸水
目的:拟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在基因水平双向调节TonEBP/VEGF-C通路的激活,探讨这一通路在高盐摄入诱导的高血压性左心室重塑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大鼠模型,对其进行相应处理,进行临床观察。结果:HS+VC组血压显著低于HS组和HS+Ctr组,而HS+VRg组血压则显著增高;HS+VC组左心室肥大程度显著低于HS+VRg组,而左心室功能较HS+VRg组也有显著改善。HS+VC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显著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天津市区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临床分析。结果:MS组患者年龄、腹围、BMI、FBG,TC, TG,LDL-C,UA及hsCRP明显高于非MS组患者,而HDL-C明显低于非MS组;MS组女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MS组。MS组IMT数值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MS组,其中MS组中血糖异
会议
会议
目的:测量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青少年不同性别年龄组身高、腰围(WC)、臀围(HC)、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等参数及计算其均数、标准差、百分位数,为进一步确立该人群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田地区、喀什地区、福海地区维吾尔族6-18岁中小学生共10800名为调查对象,按标准化方法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