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粳43亩产800公斤的氮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来源 :第12届全国水稻优质高产理论与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so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晚粳稻品种南粳43在南京市江宁区淳化镇种植百亩示范方,根据Stanford公式确定氮肥的精确用量,采取基蘖肥:穗肥为5.5:4.5肥料运筹比例和相关的栽培技术的应用,高产田块达到了亩产806.9公斤的实收产量。
其他文献
选用氮素利用高效型和低效型具有代表性的12个粳稻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素利用效率类型水稻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N-n)、拔节、抽穗和成熟时期的氮素积累特性、含氮率的差异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给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综述了分子标记辅
采用生产调查、田间试验和多点示范等方法,提出了安徽省水稻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需解决的关键瓶颈技术,总结和概括了安徽省近年来水稻高产栽培3大类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和4大
以Ⅱ优7号为材料,在本所实验场冬水田开展了水稻全程微膜覆盖的方式、时期及密肥试验,结果表明:微膜覆盖后只有在旱管条件下才能起到较好的增温效果,对抑制杂草的生长有明显
为了在苗期对高烟碱的烤烟种质进行分子选育提供参考.采用水培技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人工气候室对7份高低烟碱种质的烤烟进行种植,并在苗期对其叶部烟碱含量及烟碱
对11个水稻材料的幼穗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进而再生植株,并对再生植株进行花粉镜检,以确定其育性特点。在7个水稻材料的再生植株中发现了79例雄性不育变异株,
会议
2003-2005年在太湖地区常熟市进行了不同施氮量、不同氮肥运筹以及不同施肥方式的一系列试验,系统研究了氮肥对水稻产量、品质以及氮素利用效率、氨挥发损失的影响。主要结果
会议
本文从双季稻防早衰技术提出的依据、早衰的表现方式、早衰现象的初步成因、防早衰技术攻关方向及近几年的主要研究成果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双季稻防早衰技术原理与要点,通
会议
籼型杂交水稻不育系花时滞后、分散,是制约其制种产量的关键。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几个不同花时特性的籼型不育系,对几种人工调节花时技术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茉
会议
本文主要研究了10种不同寄主植物对灰飞虱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灰飞虱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若虫发育历期、若虫死亡率、成虫寿命、繁殖率都有显著差异。灰飞虱主要喜食水稻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