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14例三年随访报道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1989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应用肘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术,桡骨小头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以及联合应用肘关节铰链式外固定架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长期病例随访治疗情况,评估此类手术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中、长期治疗效果与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腰椎后路经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的融合手术,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1~68岁(平均50岁)。
目的 探讨解剖修复外踝韧带结合关节镜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及关节内继发病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04月采用解剖修复手术治疗慢外踝韧带手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患者51例,其中同时运用关节镜诊治关节内继发病损32例.其中男30例,女21例;年龄17-32岁,平均24.9±6.8岁.左侧24例,右侧27例.
目的:比较分析张力带与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至80岁的老年尺骨鹰嘴骨折29例,分型采用Mayo分型,29例均为Ⅱ型骨折,分为A组为锁定钢板组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68~75岁,平均71岁,分型:MayoⅡA型7例,MayoⅡB型4例;B组为张力带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术后中期随访,对比髓核摘除联合Dynesys和Isobar两种动态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同期行髓核摘除辅以Dynesys治疗(A组)25例、ISOBAR治疗(B组)21例和单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C组)45例的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访时间48~62月,平均56.12±7.65月.
目的:评价掌侧入路手术及术后旋后位石膏固定治疗合并下尺桡关节分离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8月-2014年1月,我科共收治26名合并下尺桡关节分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左侧12例,右侧14例,男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8.2岁,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无合并神经症状.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内固定术(Mis-TLIF)与开放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Mis-TLIF技术的有效性。方法:94例患者分为Mis-TLIF组和开放减压内固定组,对比两组之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方面的差异,评价术前、术后腰痛和腿痛VAS、ODI,观察其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脊柱炎的少见影像学表现。方法:2011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成人布氏杆菌脊柱炎的患者中资料完整者35例,对影像学表现不具备典型布氏杆菌脊柱炎的影像学特征且发病2个月内误诊或未明确诊断者定为非典型性布氏杆菌脊柱炎,回顾分析4例非典型性布氏杆菌脊柱炎的影像学特征。
目的:明确腰骶段脊柱在冠状、矢状和水平断面的解剖学特点,探讨薄层断层解剖学技术以及三位重建技术在观测腰骶段脊髓及脊神经根走行过程中各相关结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成人尸体腰骶段脊柱标本经改良火棉胶技术包埋后分别在冠状、矢状和水平位行250μm厚的连续切片,观察腰骶段中央椎管、侧椎管及椎间管内各结构的形态特征和毗邻关系,并同时测量相关结构指标,通过所观察的结构和测量的数据对该段结构进行三维可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Ⅳ°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操作要点和疗效。方法:自2001年6月~2012年6月总共26例(28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岁(43-64岁)。根据X线分型全部为CroweⅣ型。
目的 拇指软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手外伤,往往伴有肌腱或骨组织外露,目前可供修复的方法很多,但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限制。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0月应用拇指尺、桡神经营养皮瓣,对18例拇指软组织缺损进行急诊修复,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