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矫形器应用于脊柱侧弯28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残疾人健康协会2005年国际康复论坛暨第六次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tong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矫形外科、材料学科、生物力学的发展,利用脊柱侧弯矫形器(又称支具)矫治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已越来越被国内外矫形外科医生重视。在国外,较早将矫形器应用于康复,而国内矫形器的发展起步较晚,近几年,在深圳市各大医院和某中心开展的矫形器临床应用,医工结合,业务合作以来,矫形器在临床康复中的作用已得到深圳市各大医院临床医生的充分肯定。本文主要介绍脊柱矫形器在某中心临床用矫治脊柱侧弯28例病例的情况。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麴氏高昌国的将军号和兼官的分类,从将军号和兼官号来探讨麴氏高昌国官制的特征。将军号是具备实体的一个官职,除其他官号结合外,也可以单独成为本官。其职务内容里有
以往提到五胡时代的户籍,人们只知道20世纪初从敦煌莫高窟出土的《西凉建初十二(416)年正月敦煌郡敦煌县西宕乡高昌里籍》(以下简称《西凉户籍》)。这也是纸上书写的现存最古
会议
飞利浦29PT6001/93R、29PT6011/93R、29PT6111/93R、29PT6351/93R、34PT6131/93R、34PT6231/93R、34PT6251/93R、34PT6251/93S等型彩电均为A10A机芯。下面以飞利浦29PT6111/9
比胥鞬屯田,始见于《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其文日:“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日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僮仆都尉由此罢,匈奴益弱,不得近西域。于是徙屯田,田于北胥鞬,
旅顺博物馆藏有一批新疆出土的各种文物,它们的人藏时间是20世纪初。当时,日本僧人大谷光瑞(1903年做了日本西本愿寺第22代门主)闻知英国斯坦因等人在中国西域一带探险,所获
会议
吐鲁番地区很早就开始有人类先民活动的足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海纳百川的气魄,根据自己的文化底蕴,在吸收与融合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包
会议
《论语》郑玄注本为失传的佚书,敦煌、吐鲁番分别出土了部分残卷。大谷光瑞一行在吐鲁番所获编号为大谷八○八八号文书即是其中的一件。此文书几经辗转、失散,颇为复杂。
14、15世纪之交,东察合台汗国侵入吐鲁番盆地,此后,逐渐移驻吐鲁番盆地的东察合台汗国,以“土鲁番地面”一名出现在汉文文献上。至明宪宗成化(1465~1487)年间,土鲁番地面兴起
会议
一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沈宗翰之名可谓陌生。但若对稍微了解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史者,这个名字却很熟悉。沈宗翰于1927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系毕业之后,在金陵大学农学院从事小麦
9世纪中叶,漠北回鹘汗国崩溃,部众多有迁居西域及河西走廊者,形成了龟兹、焉耆、高昌、北庭、哈密、沙州、肃州、甘州、凉州等众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上诸地位处丝绸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