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相杀、相偎配伍后雷公藤内酯甲的研究

来源 :《中国药学杂志》岛津杯第十二届全国药物分析优秀论文评选交流会暨第二届药物分析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521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究雷公藤配伍黄芪前后雷公藤内酯甲的成分变化,探讨其可能的理论机制.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welch material Inc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u m);流动相:甲醇-水溶液(85∶1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
其他文献
目的:前期研究表明,CP1564是一条可以与结直肠癌血管靶向结合的新型多肽,可发现直径2mm的微小肿瘤。本实验通过PK研究,评价CP1564在肿瘤原发灶动态分布与消除的特征规律,并解释其作为多肽药物所特有的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TMDD)性质。
目的:对国产注射用氨磷汀进行一致性评价研究.方法:以原研厂美国Medlmmune Pharma B.公司产品为参比制剂,对国内四家公司生产的注射用氨磷汀产品的外观、主体含量、相关物质含量、结晶度及热稳定性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国内四家产品均为冻干三水结晶氨磷汀,主体含量为97.274%~100.777%,硫代磷酸钠含量为0.018%~0.074%,氨磷汀硫醇含量为0.306%~1.593%,二硫含
目的:研究16-DHP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物口服灌胃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分别灌胃给予大鼠37.5、75、150 mg·kg-1 16-DHP-HP-β-CD和75mg·kg1 16-DHP混悬液.
目的:研究白附子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及高效制备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方法与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文献对照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氢过氧基-24-乙烯基胆甾醇(1),(9Z)-甘油醇-1-单油酸脂(2),10-二十烷醇(3),α-棕榈精(4),β-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尿嘧啶(7)。结论:化合物1-3
目的:本文建立了一种新颖、快速,简单的SFC-ESI-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的抗癫痫类药物托吡酯、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及其主要的活性代谢产物单羟基卡马西平.方法:血浆样品经过乙酸乙酯液液萃取后直接取上清进样,以CO2/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模式,采用Acquity UPC2TM BEH,2-EP(100 mm×31Tmm,1.7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多反应检测模式下(MRM)进行检测,用于定
目的:北豆根碱可经过代谢活化,转化成相应的醌甲基化物中间体。该活性中间体与蛋白质共价结合可能是其致毒的重要机理。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北豆根碱的蛋白加合物的检测方法。方法:将蛋白质样品加入氢氧化钠和碘甲烷,在80℃下反应,随后进行液质联用分析。
目的:研究补骨脂酚的代谢途径以确定其潜在的活性代谢产物.方法:通过液-质联用的方法鉴别补骨脂酚的活性代谢物.液相采用Ultimate XB-C18柱(2.1×100 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0.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柱温25℃,进样体积为5μL;质谱采用ESI源,正离子模式;利用多反应离子监测-增强产物离子扫描的方式进行监测.
目的:甲硝唑、替硝唑、氯霉素、甲砜霉素、孔雀石绿和结晶紫是鱼养殖业中常用的兽药,其在鱼肉中的残留问题引起普遍关注,因此,建立快速、准确测定鱼肉中痕量兽药残留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建立兰索拉唑注射剂中四种可能的胶塞挥发性成分(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苯酚、苯乙烯)的气相色谱方法并成功应用于该品的杂质检查.方法:采用二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起始温度为80℃,维持10 min;以20℃/min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10min;进样口温度为200℃;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为250℃;载气为氮气;流速为2
目的:研制乌梢蛇DNA提取和检测试剂,对试剂盒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进行评价,并对市售乌梢蛇药材进行质量检测,最终开发乌梢蛇DNA检测试剂盒。方法:应用现代的DNA指纹技术,对药典乌梢蛇DNA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和改良,研制了乌梢蛇DNA提取和检测试剂,开发了乌梢蛇PCR检测试剂盒,并对试剂盒检测参数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