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隔离开关带电更换方法研究

来源 :2015智能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19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电更换110kV隔离开关是解决隔离开关故障率较高,保持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措施之一。带电更换110kV隔离开关主要技术难点是:作业空间不足,作业位置不佳,作业过程中电场对人的影响的理论参考资料不足,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进行户外进行带电更换的试验,研制分流线支撑升降器装置,并进行相关仿真,结果表明:装置使用方便,可靠支撑住拆卸下的引流线,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引流拆卸支撑起来时,地面作业人员也要穿屏蔽服,拆卸第二端引流线时会发生放电,等电位作业人员要采取保护措施。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uClinux操作系统和双核处理器相结合的继保装置的通信功能实现。按照IEC61850标准对过流定时限继电保护功能进行间隔层逻辑节点实例化分,根据控制、监视、继电保护功能实现ICD文件建模,并基于开源库libIEC61850最新版本搭建IED通讯模型,阐述面向对象的智能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实现流程,本文验证了通过libIEC61850实现MMS垂直通信和Goose水平通信,为开发者将开源库
随着直流配电网的发展,新一代直流变压器技术受到广泛专注。对新型直流变压器结构特性的精确实时仿真是其技术研发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其主要挑战在于小步长模型的搭建,高频开关信号的采集,以及拓扑结构的灵活变换扩展。本文基于eHS解算器思想,在RT-LAB环境中搭建了基于高频隔离双向DC-DC模块级联结构的直流变压器的仿真模型。RT-LAB充分利用FPGA的快速计算、可重构映射的特性,建出步长小于1微秒的直流
双馈风机低电压穿越能力的一个关键技术是在电网电压跌落时,能够快速实现无功响应,支撑电网电压的恢复。传统电力系统的功率都是建立在工频周期的基础上,响应速度较慢。在分析广义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变换器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对传统矢量控制加以改进,将广义瞬时无功功率引入控制策略。对6台1.5MW双馈风机组成的电场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快速实现无功响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大规模接入电网会对现有的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微网技术的发展为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协调互补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随机性是解决微网中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协同调度关键。本文在分析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按照控制对象将这些实现方法分为三类,并概括了各自数学模型的特点及常用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展望,为同行学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
柔性直流换流器具有维持互联的交流系统电压和频率稳定、有功和无功独立控制、交流故障隔离等优点,在城市配电网中有很好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国内已经投运的舟山柔直工程和南澳柔直工程所采用的MMC拓扑、文昌作业区和贵州配网轻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所采用的三相桥级联拓扑。针对这两类拓扑均无法闭锁直流故障电流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两种改进型的拓扑。本文从造价、占地和效率三方面比较了这两类拓扑的优缺点,MMC拓扑更适用于
针对孤岛微电网系统,提出基于德尔菲层次分析法的微电网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指标体系中微电网综合评分作为目标函数,构建能量优化配置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该模型能科学设定微电网多方面指标的重要性权重,权衡各因素给出能量配置最优结果;提出"储能设备利用率"指标,在不同最大负荷下仿真分析最大负荷对风机、光伏及储能设备最优配置结果的影响,实例仿真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储能设备利用率"对储能设备配
微网作为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平抑分布式电源的负面影响,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电力系统灵活性的概念和内涵,根据微网的功能定位以及与大电网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单位时间内能量和功率的调节能力为目标的微网关键设备及微网系统并网运行灵活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算例给出计算分析过程。该指标适用于包含微网的智能配电网经济调度与优化运行决策中。
为适应微电网工况稳定运行,异步恒速风电机组需要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针对某型号异步风电机组特性,提出了采用全功率背靠背变流器的技术控制,机侧变流器稳定定子电压,网侧变流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且对有功和无功解耦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750kW风电机组仿真模型,并对整改后的机组进行了现场测试验证,使其具备了低电压穿越能力。
本文对微电网电源规划评价指标中的动态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经济性指标中加入了时变参数,建立了随机过程模型以描述微电网电源规划项目的动态时空特性,包括未来投资机组成本和燃料价格随时间的波动特性,用于评价待定电源规划指标由于未来时空特征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然后,本文针对微电网不同评价指标、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入了层次分析法明确各指标的权重,对计及动态时空特征独立微电网的电源
配电网作为承载"服务优质"的终端电力网络,其中故障快速处置能力是优质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大力降低配网故障跳闸率的背景下,如何使"服务"更加"优质",缩短故障抢修处理时间显得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从故障抢修的各个环节进行过程分析、时限统计,挖掘影响恢复供电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中,找到其中可控、能控因素,最大限度降低可控、能控因素的影响,并有效应对非可控因素的影响,从而缩短故障抢修处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