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民艺的思考谈传统陶艺课程的内涵

来源 :2005首届国家陶艺教育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w200512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传统陶艺教学的体会,探讨了关于传统陶艺教学与研究的想法。在传统陶艺这门课程的建设上,作者从对民艺的关注中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得到了一些体会。关注民艺,意味着用手去创造,用心去感受;体会普通的生活情趣,体验平常的美。作者在教学中关注民艺,除了关注它的功用目的,还关注它在制作和创作思路上给予的影响,通过大量制作作品,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会民艺精神和它的制作思路,提高学生技艺能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创作思维,通过民艺内在的精神启发学生领会中国传统陶艺的精髓。
其他文献
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诗歌想象和呈现的中国社会空间,主要涉及关系型社会空间的基本形式,关注的重点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和经济
会议
余光中关于中国新文学的评论意见已成一家之言,其中《评戴望舒的诗》、《论朱自清的散文》两文更是在大陆地区引发了持续讨论乃至争辩.余光中在文中援引中西方诗文
会议
  本文就如何走中国现代插花花艺的发展道路,从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独具特色的西方插花艺术、中国现代插花艺术的现状和如何发扬光大中国插花艺术4个方面进行论述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有一个整体性的原则,从整体上加以认识,在整体上进行关注和保护。从这一原则的视角出发,作者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1.“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文章以中国传统插花的意境美为核心,探讨了中国插花意境的特征,比较了中国插花与其姊妹艺术之间在意境表达上的异同,以及中国插花意境产生的历史渊源,并结合实例探讨了中国插
  陶艺介入当代公共艺术设计思路的拓展,是当代陶艺走出象牙塔步入公众事业的一个奇妙的结合点。中国陶瓷自古以来就与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虽然现代陶艺的发展深受西
  文章从法国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制定,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重要举措,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启示三个方面对法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作了介绍。
  本文对主要从陶瓷艺术专业正确规划、引导学生,确立教育树人的教学观念,慎重改革陶瓷艺术教育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知识形态以及西安美术学院陶瓷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等
  黄公望是元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之为“元末四大家之冠”。特别是他“得之于心而形于画”的山水长卷《富春山居图》,被元以后历代书画鉴赏家所推崇,视之为瑰
  本文描述了中国当代陶瓷艺术教育在文化上的逐渐回归,叙述了人才培养的超前意识以及关于陶艺“危机”与学子的信心,阐明了现在的学生,应该是未来“用器”市场中的主角,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