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可视状态的推断对注视干扰效应的影响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an1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人注视线索会引发个体模仿性质的追随行为,表现为内隐或外显的注意转移。越来越多证据支持内隐注视追随易受社会信息的调控,体现为增强对有意义线索的追随而忽视无意义线索。但社会信息是否能调控外显注视追随还不清楚。以往的研究发现,观察他人的注视会引发镜像神经元的启动,会使眼动反应比按键反应更难抑制也更加灵敏。在注视线索的眼动范式中,先呈现干扰的注视线索,再呈现方向指示信息。
其他文献
创造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历史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阿基米德、庞伽莱)都描述过类似的情境:当他们将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搁置一段时间后,富有创造性的解答却在毫无预期的情况下突然闯入他们的脑海中。非常有趣的是,问题被暂时搁置的那段时间正好是他们转而去做一些轻松的事情的时候,如洗澡、散步等。这正好也是个体最容易出现心智游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白日梦的时候。那么,白日梦中是否酝酿着创造力?心智游移与酝酿效应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