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堡2号构造带烃源岩特征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ing20090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堡2号构造带南与沙垒天凸起断超接触,位于林雀次凹、柳南次凹和曹妃甸次凹之间,属于发育在古生界奥陶系古潜山背景之上的披覆背斜构造.己探明储量15865万吨,控制储量8324万吨,预测储量11090万吨(据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2010).为滩海地区主要勘探区域.该区发育三套主要优质烃源岩,它们的大量生烃为2号构造带油气的富集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研究表明:2号构造带广泛发育东三段、沙一段和沙三段三套烃源岩,它们的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三套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受其沉积环境控制明显;适中的沉积速率是烃源岩发育良好条件;新近系以来,各层段烃源岩逐渐进入生排烃高峰,凹陷晚期成藏格局明显。
其他文献
碱性玄武岩中富含幔源橄榄岩捕虏体,本项工作选择了中国东部南京地区富含橄榄岩捕虏体的玄武岩及其橄榄岩捕虏体,期望通过对二者之间潜在相互作用的研究,探讨该过程对寄主玄武质岩浆化学组成的影响.研究发现,这些富含捕虏体的玄武岩具有比同一地区其它新生代玄武岩更低的CaO和Sc含量、低的Ca/Al比值和高的Na/Ti 比值.而此类玄武岩Hf同位素与Lu/Hf和Ca/Al等比值之间的线性关系,暗示玄武岩形成过程
单斜辉石是基性岩浆体系中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是玄武岩中微量元素的重要赋存矿物相,其化学组成记录了岩浆组成、演化及其物理化学条件等多方面的重要信息.本文通过对八个地区的辉石巨晶进行了微区原位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从而探讨辉石巨晶的成因、其包含的深部地质信息、岩浆源区性质及地质意义。结果认为单斜辉石的成因为:(1)与寄主玄武岩平衡的巨晶,是由来自软流圈的玄武质岩浆,聚集、底劈上升,由于压力降低进而导
世界上高档优质翡翠(硬玉岩)主要只来源于具有复杂地质构造背景的缅甸北部地区,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长期作用过程的产物,大量缅甸天然翡翠砾石毛料的观察均表明,很多高质量的缅甸翡翠其实是硬玉岩在风化搬运和埋藏过程中经过还原性水-岩反应质量发生改善的结果,这种低温变质作用过程及其机理目前并不清楚.了解硬玉岩中这种低温变质作用对于进一步了解板块俯冲折返过程中超高压变质流体活动也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本文主要通过
针对单一样品(露头样品,钴井剖面以及盆地内样品的精细釆样)的分析而言,基于Fe元素的氮化还原参数可能是对古代闭塞静水环境恢复中最佳的无机指纹参数.最近研宄已经探明Fe元素在水体底部的沉积作用机理.水体深部黄铁矿的形成是现代和古代闭塞静水环境的专属性标志,其中黄铁矿形成于底部铁元素在富H2S水体中的持续暴露.将黄铁矿中的Fe与还原性铁之比定义为黄铁矿化度(DOP),提出了Fe元素在闭塞静水盆地中的沉
本次研究采用了热解、色谱-质谱、有机显微组分、孢粉和藻类分析以及沉积相等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恩平组、珠海组和珠江组三套烃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的影响因素以及烃源岩发育与三角洲体系的关系:研究表明,白云凹陷恩平组、珠海组和珠江组烃源岩在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差异。白云凹陷发育四种烃源岩形成模式为恩平组三角洲平原亚相模式,恩平组浅海亚相模式,珠海组三角洲前缘亚相模式,珠江组半深海
珠三拗陷位于珠江口盆地西部,南以神狐隆起为界,北与阳江地垒和古海南隆起相邻,是一个典型的南断北超的箕状断陷,由文昌A、B、C凹陷、琼海凹陷、阳江A凹陷和琼海凸起、阳江低凸起七个次级构造单元组成,面积约1.1万km2。从生烃潜力来看,文昌A凹陷文昌组和恩平组烃源岩主要发育在9,10和5洼,对油气生成起主要贡献,这些洼陷及其周缘是油气勘探优先关注的地区;文昌B凹陷生烃潜力主要是文昌组贡献,恩平组埋深较
内蒙古乌达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乌海市境内,地处盆地冲断带西北端,野外剖面中上古生界地层出露有下二叠统山西组和太原组、上石炭统羊虎沟组和靖远组四组地层,总厚度达1800m,其层组间呈整合接触关系,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其 泥岩厚度达600米,煤层厚度在20米左右,具有作为烃源岩的物质基础.研究可知乌达地区煤系烃源岩具有厚度较大的烃源岩、较高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已经达
关于生烃过程中的增压意义,近年来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稳定的地层环境下,烃源岩剧烈生烃势必要造成烃源岩的孔隙体积的大幅膨胀.基于这一认识,许多学者认为,在具体的地质条件下,烃类生成可以形成大规模超压.而Mudford等计算干酪根生油导致孔隙流体增加的体积仅为15%,认为生油作用不足以产生超压.本文通过实验的方式,就湖相泥岩生烃增压值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和归纳.本实验采用的仪器为中
南华北地区历经几十年的勘探,已先后在中、古生界不同层系获得了一些油气发现,前期在周口地区谭庄-沈丘凹陷下白垩统获得低产油流,近期又在豫西地区伊川凹陷钻探的T1井于三叠系获得工业气流,展示了该地区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随着伊川探区T1井的突破,河南油田近期相继钻探了3口探井.但是三叠系烃源岩的空间展布、地化特征如何?同时,需要对已知油气藏进行解剖,弄清油气藏类型,分析成藏关键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
査干凹陷位于银根额济纳盆地西北部地区,主要构造格局为"两凹一凸",是中原油田勘探开发三大基地之一.目前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乌力吉构造带、中央构造带的巴二和苏一段,苏二、银根组油藏为次生稠油,动用难度大.己有研究表明,苏红图组一段、巴音戈壁组二段和巴音戈壁组一段暗色地层发育,是凹陷内主要的烃源岩层段.作者通过对三套源 岩大量地球化学指标类比、径源岩有机质丰度及展布特征、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和演化特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