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离子交换器制水周期的对策分析

来源 :第三届中国铜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lxx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主要针对大冶有色阴阳离子交换器在制水过程中,树脂失效快,制水周期短的问题展开分析.并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设备的维护,降低水耗和再生剂的消耗,提高了除盐水的经济利用率,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制水周期.
其他文献
通过添加铜镧合金的方法研究了在实际水平连铸TP2铜管生产工艺条件下微量稀土La对铜管组织、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稀土La后,铜管铸坯组织得到了明显的细化,而经过三辊行星轧制、联拉后组织与为添加稀土管坯相似;TP2管坯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在添加微量La后得到了稍许的提高.
本文讨论了铜电解精炼时影响阳极钝化的因素及解决措施.分析了阳极板中杂质含量、电流密度、电解液中杂质含量、电解液温度等对阳极钝化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本文介绍了大冶有色冶炼厂通过探索阳极炉稀氧燃烧系统控制、提高氧化压缩空气压力、调整转炉吹炼粗铜标准、实施转炉压渣作业、优化阳极炉还原工艺、强化操作管理等方法提高阳极炉系统生产作业效率的研究与实践,实现阳极炉氧化还原操作时间从4.5h缩短至3h左右水平.
在使用变频器驱动不带抱闸电机带动电铜链运输电铜时,最后每块电铜停止位置的稳定性决定了最后码垛机器人把电铜放在堆垛链上的整齐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美观.使用西门子MICROMASTER440变频器的无速度编码器矢量控制方式(SLVC)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优化变频器的参数可以调整出很好的速度控制效果,使电铜码放整齐美观.
本文介绍了大冶有色冶炼厂阳极板废板主要表现为鼓包、结瘤、飞边毛刺、弯板,从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的角度针对四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研究分析与总结,认为精炼炉还原末期铜水温度控制为1180~1220℃较适宜;制定了氧化还原操作终点判断标准和浇铸过程补救措施;通过对双圆盘底部喷淋冷却水喷头优化改造和增设喷淋模位,达到控制喷涂后铸模中心温度200~350℃理想范围;优化控制TM18、TM16双圆盘系
本文介绍了某厂TM16全自动圆盘浇铸机液压系统维护管理经验,液压油清洁度的控制,定期检查维护,液压系统泄漏的控制及液压系统故障故障排除方法等。
为解决澳斯迈特炉余热锅炉160台弹性振打机械故障较多问题,在振打检修的过程中,针对几点经常性机械故障进行了统计分析,振打复位弹簧易拉断,锤头与锤臂的焊接部位易断裂等,并采取了相应改造,经改造后的振打,运行良好.
现有工艺控制可使杂质砷锑秘同脱除,无法满足某一杂质迫切需要将其控制在技术条件内的要求,杂质随脱铜终液返回电解系统,困扰着产品阴极铜质量。针对原诱导脱铜槽"串联+辅助给液"的供液方式、杂质同步脱除的特点,通过现场小幅改造实现"并联单槽"的给液方式,融合机理、产出物黑铜渣XRD谱图,掌握脱铜脱杂过程杂质析出规律,实现了每槽产品的可控性,提高料对工艺的适应性。
传统的阳极炉精炼工艺,一般包括待料、氧化、倒渣、还原、浇铸五个作业过程,作业周期长,综合能耗高,增加了铜阳极板加工成本,不利于当今市场竞争和挑战.本文简述了对阳极炉控硫掺氮氧化还原精炼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对阳极炉控硫掺氮氧化还原技术的研究,将传统的五步精炼工艺环节优化为三步精炼工艺环节,阳极炉单炉作业时间由原来的8h/炉缩短为6h/炉,提高了作业率。阳极炉能耗水平下降明显,实验表明在弱氧化气氛下
电解铜生产中,起重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在生产过程中时严格禁止起重机在电解槽通电状态下作业吊装.本文通过设计一套自动控制方案,使起重机的控制系统通过判断电解槽的通电状态并联锁到起重机吊具的动作控制,以保证人员、设备及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