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量增效益创品牌着力打造昭通乌蒙生态特色优质烟叶

来源 :第五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乌蒙山片区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6月5日,国家局凌成兴局长调研昭通烟叶工作时强调"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服务昭通扶贫,争当乌蒙典范,把烟叶生产打造成烟农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把烟草产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聚宝盆".昭通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滇、川、黔三省交界处,古称"朱提"、"乌蒙".位于乌蒙大山深处的昭通,凭着有利的自然条件,烤烟生产曾经创下过骄人的业绩.然而,走到1998年,由于超种超收超储等原因,却一度陷入了低谷,但昭烟人并没有气馁,他们积极创新,勇于开拓,积极寻求和探索提升烟叶质量、增加烟农收益、打造昭通乌蒙生态特色优质烟叶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养羊业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明显,但大部分农户和养殖场养羊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本文以养羊生产实用技术为主,从饲养方式选择、青贮窖建设、全株玉米青贮制作与优质牧草种植、羊群结构管理、羔羊培育、同期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环境卫生与高效免疫程序共7部分详细阐述了提高云南农村养羊效益的主要措施.
目的:本研究旨在针对香蕉茎叶含水量高,不易青贮等特点,研究其加工方法及与稻草混合青贮的适宜比例,为香蕉茎叶饲料化的产业化开发利用提供实用技术和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香蕉茎叶与稻草切碎、不同比例混贮,以及肉牛饲喂效果试验,探索香蕉茎叶加工、贮存方法.结果:结果表明:新鲜香蕉茎叶和干稻草切碎加工难度不大,用一般中型青贮铡草机即可;香蕉茎叶与稻草混合青贮,按物料重计,最适混贮比例为70%香蕉茎叶,30%稻
本文论述功能性油脂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的意义.介绍适宜在金沙江流域的高寒山区或河谷地域种植开发利用的10种功能性植物油脂.提出功能性脂植物油脂开发利用四点思路.要充分利用地域独特资源发展功能性食用油脂产业,开展油脂的综合利用,生产深加工系列产品,建立采用先进工艺技术的加工生产装置,重视培养建成一专业技术人材队伍。
昭通市在乌蒙山片区核心地段上.解决昭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跨越发展的问题,也等于解决了乌蒙山片区的重点难点问题.如何突破重点难点问题,那就是要实现这一片区能进入国家战略中,具体体现在这一片区规划编制能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盘子中.提出要坚定信心、竭力争取把昭通市“融入国家战略”做好“规划、编制”基础工作,区位优势可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提供先机,丰富的资源优势,为昭通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奠定坚
本文阐述了昭通市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提出了积极引导和发挥广大离退休干部为昭通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增添正能量. 从我国多年来的扶贫工作的历程中,可以反思,为什么在国家每年下拨的扶贫资金成倍增长、财政支农资金以每年数百亿的速度递增的同时,仍然解决不了某些地区的贫困落后的状况。所以,必须充分发挥“文化扶贫”的重要作用,调动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余热进行文化扶贫。从历史、理论现实来研究都
本文阐述了民族贫困地区脱贫、确立跨越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结合昭通市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存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快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走跨越式发展路径的一些思路.要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加强民族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开发人才资源。
本文阐述了罗平县种植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十三五"规划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即将启动建设的阿岗水库建成后,将全面改善罗平种植业水利化程度低的现状,应与水库建设同步,启动并加快规划灌区内的耕地工程项目建设和灌溉沟渠工程项目建设:同抓住中东部地区产业向西转移机遇,通过招商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消化原料规模大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烤烟产业加火直接与卷烟
本文根据陆良县农业生产的现状,提出了"十三五"农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项目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等建议.“十三五”规划的发展思路是:认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主题,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强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方向,以农业产业化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为依托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村转居、农转城"的深入发展,农民人群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作为"新居民"的失地、少地农民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她们"失地不失业、从业有门路、创业有技能、就业有素质"的问题,是农函大教育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推进"两个转向",构建以服务"三农"和提升城乡居民科学素质为宗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建"一体两翼"和"三要四机制"的办学新模式,打造农函大教育转型发展"升级版".
本文对云南动物血防作了较系统回顾,扼要阐述了动物血防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958-1978年)主要是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使用,杀灭钉螺的方法、药物使用和药物研究;第二阶段(1979-2003年)重点在血吸虫防治策略,血吸虫病流行因素及流行规律,家畜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应用吡喹酮扩大化疗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第三阶段(2004-2014年)血吸虫病疫病监测,防治策略转变,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