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力学安全监测

来源 :第四届全国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力学安全监测布置和观测成果进行了综合介绍.重点论述了船闸和泄洪深孔水力学观测成果.船闸榆水阀门连续开启时由于输水流量过大,导致输水廊道第一分流口处出现空化现象.改为间歇开启后,控制廊道最大输水流量在600 m3/s左右,解决了输水廊道第一分流口处的空化问题.165 m水位船闸采用五级补水运行,2闸首阀门操作方式:双阀输水,2 min速率开至n-0.7,停1.5 min后再开至全开,剩余水头5.9m时动水关阀;单阀输水,2 min速率间歇开至n-0.7,停5 min后再开至全开,剩余水头为2.2m时动水关阀.泄洪深孔在库水位172m运用时,水流掺气充分,坝面压力正常,无明显的空化水流.
其他文献
泄洪洞的泄洪安全一直是水利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关于立轴漩涡的研究也是一个重点.本文在溪洛渡水电站整体模型上,对泄洪洞进口立轴漩涡的进行了试验观测.本文试验中,在不同的泄洪洞进口淹没水深的情况下,对立轴漩涡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了细致观测,研究了立轴漩涡形态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过程.同时,为了研究立轴漩涡强度的变化,本文利用PIV流场实时测量系统对泄洪洞进口处的漩涡表面流场进行了试验观测,对漩涡的大小
本文作者调查研究了永定新河相关流域、河道资料及工程建设资料,总结出了永定新河及其河口地区河道演变过程和淤积特点.用Preissmann四点差分隐格式法对圣维南方程进行离散求解的方法及其求解的基本思路,建立了洪水演进的水力数学模型.对围海造陆工程所产生的永定新河壅水进行分析评价,并将其与永定新河的防洪标准相结合,论证结果表明滩涂改造建设项目实施后,沿永定新河所产生的壅水高度是非常小的,对永定新河及其
高土石坝导流洞的改建利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大多数改建成永久泄洪洞或电厂尾水洞.这种改建利用的方式可使工程的枢纽布置更加紧凑合理,节省工程造价,得到了工程界的重视.随着国际上对环境生态保护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高土石坝在完成后期导流、闸门下闸蓄水至电厂达到发电水位期间,还承担向下游泄放生态流量的任务.从中国紫坪铺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参与应息管理的经验看,在强地震区建设的高土石坝保留1-2条进
本文在两座中水头拱坝的泄洪消能问题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中低水头拱坝泄洪消能的特殊性,进一步探讨了中低水头拱坝的坝身泄洪功率、表孔的高低坎大差动型式、中孔的窄缝型式以及坝下消能防冲建筑物的基本型式.本研究对解决中低水头拱坝泄洪消能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柬埔寨某水电站最大坝高45.5 m,坝后式厂房.依据水力条件,溢流表孔宜采用挑流消能最经济,设计曾尝试将挑流坎顶置于水下形成附着挑流,借助下游水体的顶托作用使挑距增大,将冲刷坑最深点推往下游,以确保主体工程安全.但试验结果表明,流速衰减慢,流态恶劣,引起大范围河底冲刷淤积,尾水位抬高,使坝后式厂房电站低效率运行而不能使用,只能通过水跃消能方式解决消能难题.本文采用“宽尾墩+跌坎消力池+强制水跃坎”
结合陕西汉江旬阳水电站泄洪冲沙闸的单体模型试验,研究了上下游水位差大幅变化运行条件下,泄洪冲沙闸下游不同消能形式下流态、速度分布与河床的冲刷特性.观测结果表明,上下游水位差大幅变化时,会出现三种较典型的流态与水面线的变化,不同消能形式时流速分布与对河床的冲刷明显不同.在上下游水位差变幅较大时,应首先考虑消力池形式,必要时可增加辅助消能工;在上下游水位变幅较小时,基岩底板、护坦与消力池消能形式均可,
挑流泄水建筑物冲坑深度的预测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和工程上都倍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水工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冲刷深度和冲击压强之间的量化关系进行了解读.以射流冲击压强为主要参数,提出了基预测挑流冲刷深度的新方法.
本文在对跌坎型底流消能工消力池内流态、时均动水压力、流速等水力学指标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对淹没射流区、淹没水跃区水流的扩散和流速衰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数据的拟合得到了趺坎型消能工淹没射流区、淹没水跃区水流的流速分公式;对冲击区时均压力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消力池底板上时均冲击压强的公式,并通过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压强的分布规律;对射流的沿程消能率进行了估算.
本文应用先进的三维粒子图像测速仪PIV(Particle Imge Velocimetry)对高速水流流经表面不平整突体——垂直升坎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测量两种不同高度不锈钢试件在掺气与不掺气情况下空化区内的流速分布,探讨了掺气量与速度场分布的关系,并对空化云区内不同掺气浓度下流场内的流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不掺气时整个流场内的流态稳定,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而掺气后整个流场中流速经历减
结合岗曲河二级水电站水工整体模型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消能工即“跌坎+齿坎消力池”.这种新型联合消能工体型简单,结构合理,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水流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消能工水流流态良好,消能防冲效果理想,对中低水头的闸坝型泄水工程有良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