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特点分析--以日本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例

来源 :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直是国家的理想和追求,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然而,我国并没有成熟的经验来指导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可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同属亚洲文化圈的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区的多所大学在各个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迅速崛起,建设成世界一流大学.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作为筛选亚洲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选取这三地的东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为例,从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办学理念、师生来源和一流学科建设等六个角度剖析其成功之中蕴藏的奥秘,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参考依据,这对于我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重要内容,这是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后高职教育又一个综合性品质建设项目,引起了各界高度关注.本文从回顾国家示范、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分析着手,系统梳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方位,分析代表省市政策文本,提出择优支持、一流目标、示范引领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基本原则,并围绕办学定位、产教融合、高水平专业建设等十
雄安新区的设立时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主要承接首都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央企总部及医疗机构.高等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毗邻雄安新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可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从历史文化开发、遗产保护、环境治理、社会调查、舆情引导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应积极发挥联络枢纽和落地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已成为高等教育教育界的思想共识.面对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目标定位、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支撑条件建设、教学目标监控、产教研政融合、创新创业培养、绩效考量与质量保障、评价反馈与矫正体系方面着力,深入开展内生动力建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双一流与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分析了中西部地方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全新挑战与发展机遇,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提升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提出进一步强化资金整合力度,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效力,差异化建立动态考评体系,持续推行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等可行性意见。
重大政策动向实际上是对现实发展和历史必然的一种反映.30年来国家重大教育政策的政府教育统筹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简政放权,释放活力,做强基础,推进公平,提高质量,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强国.政策趋势、理论分析和教育实践的结果表明,“教育统筹”与“教育强省(区、市)”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教育统筹→教育强省(区、市)→高等教育.近年来,国内众多省(区、市)先后提出了教育强省(区、市)目标和指标,并进行了积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长期以来秉持需求侧改革的思路,凸显了教育结构、质量、发展、效益的诸多问题.积极推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国家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位做出的高等教育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破解高等教育结构性和发展性难题的深层次变革.探究其转型路径,既要把握供需两侧的协同发展,又要明晰供需两侧的不同要求,以引导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
以某民办高校为例,阐述我国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的路径和面临的制度障碍.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健全内部决策机制;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培养应用型人才;要坚持人才兴校理念,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同时,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也对国家的相关政策提出了新的诉求,要求国家完善对民办高校的财政补贴制度,落实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和学费收取等方面的自主权.
强化省级统筹,加快做强省域高等教育是建设高教强国的重要基础.在解读高等教育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高等教育强省的构成要素,从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服务社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保障条件五个方面构建高等教育强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2014年统计数据测评发现:在规模上,湖北省符合高教强省“大”的特征,优质高教比例仍待提高;在结构上,理学专业不强,而财经类和文化教育类专业过剩,高职教育仍有提升空间;在科研与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文化育人涵盖精神、制度、行为、环境等各个方面,贯穿于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的各个工作过程之中,结合某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研究与实践,从文化的高度、用文化的自觉、采用文化的方式系统实施高职特色文化育人体系的系统建构,推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省城之间布局的协调是实现区域教育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形成的省域之间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差异,造成了省域之间接受大学教育机会的重大差异,成为当今教育公平的突出问题.尽快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布局直属高校,是解决省域之间高教资源差异的重大举措,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对于从根本上解决高等教育上学机会公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