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化学研究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践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叙述了开设计算机辅助化学研究课程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建设及实施步骤,对学生知识体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有显著的作用,培养具有优良科学素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其他文献
化学工程基础是化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本文围绕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实施教学改革,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并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结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三学期制教学改革,在夏季学期开设研究型的化工基础实验,进行授课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设计和安排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主动性和兴趣.实验内容上以膜的前沿技术和传统的单元操作相结合,打造研究型化工基础实验,实现教学活动和科研活动的互动.
在对工科化学专业的本科生讲授物理化学课程过程中,因材施教,以满足学生未来从业需求为主导思想,精选课程内容,夯实基本理论,强化理论的应用,以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
实验教学在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中使用广泛,但由于迈入本科教育的学生化学实验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并且对实验课程内容的诉求也不尽相同,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对《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改革,是实验教学工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模式,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锻炼.
本文运用逻辑学知识,对大学无机化学教学中关于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程度,以及完全反应与不完全反应判断标准进行了研究,为无机化学理论教学提供参考.
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工程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作为化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分离工程在化工、石化、冶金、轻工、环保、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主要介始了分离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对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完善,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分离工程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原有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与升级.本文讨论和总结了《结构化学》资源共享课在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师资队伍,课程管理等方面建设的经验及不足,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下阶段建设的重点.
对五年来开展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双语教学进行简要回顾,介绍了双语课程建设中诸如教学理念与教学目的的确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完善、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对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为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结合基础有机化学实验的实际情况,引入PBL教学理念,采用改进的PBL教学法探索实验教学方法,初步考察显示PBL教学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调动学生自学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作用,但在具体实施上还需进一步探索.
追求学思结合的教学效果,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即偏重于记忆和理解.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是实现学思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其中的核心是启发式教学,而讨论式教学则是对启发式教学效果的深化及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同时通过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获得学思结合的教学效果.分别从启发(讨论)式教学的特点、《材料化学》及《生物化学》课程特点、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