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左右侧手术差异(附手术录像)

来源 :CUA2015全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题会议(10th)暨2015年广东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uceLee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近年来,腹腔镜手术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肾上腺肿瘤切除,并被证实是可行的.该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在体表切口数、术后恢复时间、伤口疼痛、皮肤美观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左右侧存在解剖差异:左侧肾上腺呈半月形,位置靠近内下方,贴近肾门血管,主动脉位于其内侧,胃、胰在其下方.脾血管在其上方.肾上腺的动脉较为丰富,两侧都有上、中、下三支.肾上腺上动脉为膈下动脉的分支,肾上腺中动脉为腹主动脉的分支,肾上腺下动脉来自肾动脉.肾上腺静脉一般只有一支,左侧斜向下内注入肾静脉.右侧肾上腺呈锥体状,位于肝脏下方,前方十二指肠,后内侧与下腔静脉邻近,中央静脉向内上注入下腔静脉,其腹腔镜操作也存在差异.本文回顾分析腹腔镜肾上腺病损切除术的治疗体会,并就左右两侧差异作对照分析.方法 收集48例接受了腹腔镜肾上腺病损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并比较二组间的差异.结果 左右侧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放手术.左右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05±19.4min和102±22.3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35±6.6mL(范围为5至100mL)和30±7.1mL(范围为10至120mL)(P>0.05)平均术后止痛药物剂量分别为1.2和2.1吗啡当量(P<0.05),切除肿瘤平均最大径线分别为2.7cm(范围为1.3至3.8cm)和2.8cm(范围为1.2至4.5cm)(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技术可应用于治疗较小体积的肾上腺肿瘤,可取得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同的效果,并在切口美容、伤口疼痛方面有一定优势.左右侧存在解剖差异,其腹腔镜操作也存在差异.熟悉左右侧肾上腺的操作特点,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儿童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37例小儿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年龄3个月
会议
  目的 探讨经尿道Revolix 2μm激光行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Revolix 2μm激光手术系统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8例,行骶管或连续硬膜
会议
  目的 探讨新辅助经动脉化疗、盆腔放疗后经尿道电切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材料和方法 浸润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2-T4期)患者15例,平均年龄70.4岁,有根治性膀胱切除指征但
会议
  目的 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二次电切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80例初次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病理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于术后4-6周行经尿道二次电
会议
  Backgrou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onorrhea and prostate cancer risk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dely, but the results remain inconsistent and contradictory.W
会议
  背景与目的 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外科治疗策略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近10年治疗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
会议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末段回肠去管化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8例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末段回肠去管
会议
  目的 探讨腹膜后单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5月~ 2014年6月,采用单孔腹腔镜对12例肾肿瘤(10例T1N0M0,2例T2N1M0)行肾部分切除术.侧卧位、经腹膜后途径,4
会议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联合术前辅助内分泌治疗T3bN0M0期前列腺癌的疗效.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13年5月T3bN0M0的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136例,其中LET
会议
  目的 探讨国产等离子柱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治疗肌层非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采用国产等离子柱状电极经尿道膀胱肿瘤剜除术治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