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纳米粒子对镍-磷化学镀层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来源 :二〇〇八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u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化学镀镍-磷溶液中添加金纳米粒子,在钢铁基体上沉积得到镍-磷/金纳米复合镀层,金纳米粒子在镀液中的含量为1.0×10-6mol/L.金纳米粒子加快了镀层的沉积速度,使纳米复合镀层厚度增加。用显微硬度计、磨损试验机等技术分析了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能。与镍-磷舍金镀层相比,在相同的施镀条件下,纳米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损性能。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两种镀层具有不同的表面形貌,纳米复合镀层更加致密。
其他文献
介绍了研制的羧基亚硝基氟橡胶(简称CNR)的基本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胶料可以用于制备耐四氧化二氮介质的密封件.
研究了抗硫化返原剂SR534和PK900在天然橡胶(NR)中采用普通硫黄硫化体系时胶料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压缩疲劳温升、耐磨耗、耐屈挠龟裂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对比,并采用平衡溶胀法和化学探测剂法测定了胶料硫化至t90、30min、60min时非多硫键交联密度.当硫化温度为160℃和抗硫化返原剂用量为2份时,硫化曲线和非多硫键交联密度显示含SR534胶料在过硫化阶段生成的C-C交联键多于PK900,
以十溴二苯乙烷(EBP)、三氧化二锑、硼酸锌和少量的红磷为阻燃剂,进行了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级别,热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十溴二苯乙烷添加20份与其他阻燃剂共同使用,极限氧指数可达26.9%,当加入60份时极限氧指数达到36.3%,垂直燃烧级别都达到94-VO,同时力学性能下降也较小;加入少量红磷与十溴二苯乙烷有较好的协效性,氧指数明显提高;同时还考察了加人芳纶浆粕(AP)和棕榈短纤维
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研究所属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从事高分子材料,包括树脂基复合材料、塑料、橡胶、涂料、胶粘剂等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文中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研究所的概况和目前的研究方向。
综述了国内外橡胶密封制品及其材料、加工工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就我国密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本文以高含能活性金属锆、钛、铝等粉末为主体成分,以高分子树脂为聚合材料制备准合金燃烧剂。这一过程中,高分子树脂与燃烧热值高的活性金属粉末:锆、镁、钛、铝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发生聚合反应,形成活性金属燃烧剂。在这种燃烧剂中,高分子树脂聚合物对燃烧剂的燃烧性能(温度、燃速),安全性能(静电感度、摩擦感度、冲击感度),力学性能(强度、密度、延伸率)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高分子树脂对活性金属准合金各种性能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磁流变液压伺服阀,该伺服阀由4个磁流变可控单元组成,融合了磁流变技术和液压技术。介绍了磁流变液压伺服阀工作原理,建立了该伺服阀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仿真获得了磁流变液压伺服阀的特性曲线,并与传统的液压伺服阀进行性能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伺服阀是理想的线性元件,具有较高的静、动态特性及可控性,可以克服传统液压伺服阀存在的一系列弊端。
本文阐述了管式SOFC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电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喷涂、注浆成型法、浸渍涂布法、电泳沉积法,比较了各种成型方法制备电解质薄膜的优缺点,介绍了近年来采用上述方法制备管式SOFC电解质薄膜的性能及管式SOFC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进行了评述。
本文通过喷雾干燥-碳热还原法(SDCTM),研究了喷雾干燥工艺参数对LiFePO4/C微观形貌和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制得了球形结构、亚微米结构、多孔球形结构的LiFePO4/C粉体材料。结果表明,低进口温度、高固含量、低雾化气压下制备的喷雾干燥前驱体,经过碳热还原热处理,有利于形成粒径在10μm左右的球形颗粒。反之,则有利于形成粒径在200~800nm之间的LiFePO4/C超微颗粒。具有多孔
本文将海藻酸钠溶液滴入壳聚糖溶液和氯化钙混的合溶液反应合成海藻酸钙/壳聚糖(SA/CS)复合水凝胶材料,采用IR和SEM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壳聚糖浓度对复合凝胶材料的强度、含水率和溶胀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SA和CS存在着分子间作用力,凝胶表面分布着网格,内部呈多孔结构,壳聚糖对复合凝胶的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