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区域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层三阶段PPS抽样设计探讨--以福建省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抽样设计为例

来源 :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控制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78458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试作省级区域总体人群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抽样设计,鉴于人群的结核病患病率表现为低水平的特点,本文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分层3阶段PPS抽样设计,仍以整群抽样为基础,依据泊松分布原理,并使群间的率逼近正态分布,同时,在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抽样设计时,综合运用了分层、3阶段、PPS系统抽样法和自加权设计技术,达到了充分发挥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能节省调查费用、便于组织调查和编制抽样框,以及分层抽样、PPS系统抽样和自加权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调查精确度、调查效率优势的效果。经验证,整个抽样过程只作3个阶段抽样,抽样过程简便可行。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经济较落后的对巫溪县和莘县肺结核患者实施交通补助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患者实施交通补助可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有助于患者坚持疗程,获得患者较好的反馈,更利于结防工作的开展。同时,还针对有关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了合理的建议,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助。
木研究主要从组织结构和职责两个方面分析目前中国目前的三种卫生服务提供者与结防机构的合作模式。结果表明,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在参与医防合作中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专科医院模式,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合作。
荆州市结核病防治机构经过对耐多药结核病患者进行登记调查,并通过对患者的检出率、分布情况、治疗情况及转归情况的分析,发现检出率为26.1%,纳入治疗率为64.9%,治愈率为47.1%。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大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发现力度,做好患者的全程督导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将是项目工作的重点,也是保证耐多药结核病项目工作有效开展的保证。
本研究对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200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登记管理的,合并糖尿病复治涂阳肺结核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复治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同时,合并糖尿病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率高,排菌量大,且痰菌阴转速度慢。
本文主要从结核病防治实施效果、成本效益、病人发现情况、治疗转归情况等方面对2002-2010年玉林市《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该规划可行。
本文收集了近3年来(2008-2011年)43例在常规药物止血效果不甚理想的情况下采用甲硝唑止血的效果,对全部病例作了随访,总结其治疗的有效率。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7.7%,说明甲硝唑对治疗顽固性肺结核咯血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阐述了山东省结合本省实际,自2007年4月-2010年4月分三轮在全省滚动实施了“实现五率阶段性目标,提高DOTS质量”项目项目累计覆盖17市45个县,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明确职责,建立并规范项目县医疗机构的登记、报告、转诊的流程和方法。经过项目实施,医疗网络情报率、转诊率、密切接触者筛查率、系统管理率等各项业务指标均有显著提高。
本文选取山东省菏泽市2009年转诊到位率低于40%、结防机构独立建制、经济水平接近的单县、巨野县作为干预对象,选择两县干预措施实施后经转诊或追踪来结防机构就诊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转诊到位率、到位方式的影响因素、患者主诉到位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社区干预借施的实施取得了积极效果,2010年项目地区4-9月份调查患者的转诊到位比例由2009年同期的38.6%提高至81.3%。
本文阐述了结核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指出新入学大一新生、农民工和流动人口、农村留守老人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针对此,采用海报与传单、电视与广播、互联网与手机平台、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宣传与教育。
目的:分析2001~2010年全国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转归情况,为进一步做好中国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季报和年报数据,并结合专题调查收集的数据,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登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0年,全国非结核病防治机构转诊到位率平均为45.1%;肺结核患者追踪到位率平均为64.6%;非结防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从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