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四支志愿献血者队伍的招募与管理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分会2010年第四届输血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376004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偿献血的招募与管理是血站的重要工作,自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献血者招募与管理工作已经受到血站的广泛重视。本文结合长治市在开展自愿无偿献血工作,对建立长期稳定的献血者队伍,确保优质、充足的血液供给这一问题,探讨了无偿献血的招募与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了解常规方法确定的Rh(D)阴性者中是否存在少量Del。方法:对筛选出的62例Rh(D)阴性献血者通过吸收放散方法进行Del的检测。结果:检出4例Del型,占Rh(D)阴性者中的6.45%。结论:常规方法确定的Rh(D)阴性者中仍存在少量Del,应引起输血工作者的重视。
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直接影响到血液检测结果。尽管试剂厂家对HIV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等多个环节从技术上进行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但对大部分是长期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来说,抗-HIV的ELISA检测试剂的假阳性问题仍就显得比较突出。本文对某站2008年-2009年抗-HIV初筛阳性样本的结果和本市CDC确证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贫血是肿瘤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据统计,大约50%的肿瘤患者发生贫血,而在晚期肿瘤及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则高达90%。输血是临床治疗尤其是在肿瘤根治手术围手术期和肿瘤放化疗期间必不可少的支持疗法,它一方面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耐受力和疗效,另一方面,输血可能引起患者免疫功能抑制,使肿瘤细胞迅速生长,增加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转移率,并增加术后感染率。因此,如何做到合理输血,避免对肿瘤患者产生
血液安全已成为医疗工作中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合理应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就是输血安全的血制品,仅用以治疗可导致病人死亡或引起病人处于严重状况而有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临床上恶性肿瘤的手术期及出血、贫血的纠正常常需要输血。输血能够扩充血容量,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纠正贫血、保障病人生命,近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输血对恶性肿瘤亦存在着更大的风险。本文对围手术期输血与术后感染、输血与肿瘤的复
目的:评估临床输血病历的书写质量。方法:抽查650份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0月的归档输血病历,就病历首页、输血治疗同意书、输血检查、输血前双查双签、输血病程记录、输血护理记录、输血不良反应、出院小结等8个方面进行检查。结果:237份输血病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缺陷病历比例为36%,其中65份病历存在2处以上的缺陷,共有缺陷项306处。结论:输血病历存在不小的医疗安全隐患,医院必须加强对
目的:分析医院退血收回3份血浆制品的原因,探讨在血浆交接、贮存及融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8月医院退回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破袋、乳糜。是造成血液退回的主要原因。结论:在血液的运输、保存、交接及融化等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增强责任心,才能尽量杜绝血液的报废。
本文对血站对设置各采血点的全面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目前大多数县(市)级的原基层血站和中心血库均已经改设为采血点或储血点,特点是行政、人事、财务等管理体制还是按属地原则监督管理,业务上由地市级及以上中心血站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现阶段,强化《血站管理办法》和相关规范的落实,规范献血者献血前询问记录,体检、献血和化验记录、血液及献血标本按要求运输、保存等,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目的:用更短的时间制作更清晰、精确的质控图,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实际操作。确保检测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的信息。方法:运用计算机中Excel软件进行计算与自动分析功能,快捷的对质控数据“S”(室内质控检测值)统计处理,计算其“X”(均值)及“SD”(变异系数),制作质控图。结果:运用计算机制作质控图可直观、清晰、精确、灵敏、便捷的反映室内质控情况。结论: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血液检测质量提出更高
临床土常见到即将分娩但血小板计数严重减少的孕妇。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很多种,一时难以确诊。麻醉医师按“诊疗规范”要先将血小板计数提高到一定水平,才予以麻醉、手术。但时间急迫、血小板制品的来源极其珍贵、有效期又短,输注血小板效果常常不能如人所愿。临床医师处于两难地位:孕妇生命危险急需治疗,按“规范”不具备手术条件;如主观为抢救生命进行手术,一旦出现问题将承担法律起诉的风险。本文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
目的:建立直接抗-抗人IgG球蛋白试验以降低传统直接抗人IgG球蛋白试验的漏检率。方法:采用鼠抗人IgG-Fc单克隆抗体和羊抗鼠IgG-Fc单克隆抗体建立直接抗-抗人IgG球蛋白试验,采用鼠抗人IgG-Fc单克隆抗体建立传统直接抗人IgG球蛋白试验,分别比较50例ABO新生儿溶血病疑似患儿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疑似患者的直接抗-抗人IgG球蛋白试验和传统直接抗人IgG球蛋白试验的阳性率。结果: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