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体能增进剂下高强度训练战士疲劳及焦虑、抑郁程度的影响

来源 :2011全国肠内肠外营养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ko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新型体能增进剂对高强度军事训练战士疲劳程度的影响,并利用焦虑 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心理干预前后疲劳程度对焦虑、抑郁的影响。 方法:将40 名战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体能增进剂和安慰剂,在试验前1 天以 及第8 天进行疲劳评定量表(Fatigue Assessment Instrument FAI)评定及记录战士的疲 劳主诉,应用SAS、SDS 自评量表对战士进行心理干预前后调查测评,并且进行疲劳程度对 焦虑、抑郁影响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FAI 因子1 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战士的疲劳 主诉显著减少。干预后SAS、SDS 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实验后FAI 因子 1 与干预前SAS、SDS 评分相关性进行分析,因子1(5.79±0.48)与SAS、SDS 评分均有相 关性,R 分别为0.787 和0.842,且P 值均小于0.01。结论:体能增进剂可以降低高强度军 事训练状态下战士的疲劳程度,并且通过营养干预联合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战 士的焦虑、抑郁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战士的训练成绩。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补充铁剂对上海市育龄妇女缺铁性贫血改善的效果,探讨维持这部分人群正 常铁存储状况的总铁摄入量,为改善缺铁性贫血高危人群的健康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和 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招募贫血育龄妇女74名,年龄21 到45岁,按血红蛋白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口服一包铁营养包(主要成分为焦 磷酸铁和富马酸亚铁,含元素铁8mg)和安慰剂,连续服用六个月观察效果。干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肝切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术后分别接受EN和PN一周,观察术后营养指标变化、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重及白蛋白均明显下降,EN组术后体重恢复较PN组快(P<0.05);EN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早期EN是肝切除术后可靠、有益的
临床许多患者因病情需要不能经口进食,只能依赖管饲营养来维持机体的营养需要。管饲营养可以通过鼻胃/空肠管,手术中放置的胃/空场造瘘管,PEG/J管等多种投入途径给予。但是在管饲营养过程中,由于营养液粘稠、管饲营养时间较长、冲管不及时、管饲药物操作不规范等多种因素导致管道堵塞,于建春报道发生率是10%。管道堵塞后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利,如营养给予受阻,病人出现紧张、焦虑情绪,更换导管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ST)理念是由丹麦的Kehlet 等[1]最早于20 世纪90 年代提出,核心是减少围手术期的创伤和应激,减少并发症,保护器官功能,促进 患者的快速恢复[2]。我科自2008 年11 月至2010 年10 月收治小肠疾病患者20 例,均在加 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效果满意。现将小肠部分切除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 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家庭肠外营养的实施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对9例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出 院前评估、进行家庭环境和家属的准备、成立营养支持小组、进行相关培训、设立咨询电话、 制定随访计划,并在营养液滴注过程中加强观察、平时注意导管的维护、严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9例患者生活质量提高,2例停止肠外营养给予肠内营养,5例营养好转回到医院准备 手术;9例患者均未发生导管相关并发症,未发生感染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高
目的:尽管已有研究表明益生菌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结肠炎症,而有关益生菌对肠道营 养素的吸收,尤其是PepT1介导的饮食蛋白的吸收研究报道较少。本实验研究益生菌对结肠 炎小鼠空肠黏膜上皮PepT1介导的氨基酸吸收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以白介素10 基因敲除(IL-10-/-)小鼠为结肠炎模型,益生菌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实验分成四组,即对照组(W
目的:本文研究复方红景天苷胶囊消除疲劳的效果。方法:选取年龄19~24 岁军校 学员20 名,口服复方红景天苷胶囊20d,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测定体成分、联合机能试验 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实验前后OLYMPIA3.5 体成分分析仪的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联合机 能试验包括全蹲起、15s 快跑、3min 高抬腿。服用复方红景天胶囊20d 后,脉搏数缩短2 次,收缩压降低1mmHg,无显著性差异。血常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研究辣木复合肠内营养和普通肠内营养对艾滋 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方法:将艾滋病患者(n=60)随机分为辣木肠内营养组(n=30) 和普通肠内营养组(n=30),根据细菌的dnaN 基因设计双歧双歧杆菌引物,根据hsp60 基因 设计嗜热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没食子双歧杆菌及假长双歧杆菌的特异性引物。于营养治 疗后7 天收集患者粪便标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用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术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并发瘀胆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15 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并发瘀胆患者运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术治疗效果。 患者均行B 超或腹部CT 检查,常规进行禁食、胃肠减压、灌肠、全胃肠外营养、生长抑素、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运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行胆汁外引流。结果:15 例明确诊 断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非手术治愈(男性9 例,女性6 例),平
目的:调查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入院时营养风险及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的状况。分析 营养风险、营养支持与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 年9 月至2010 年4 月在普通外科 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于患者人院时实施,并调查 患者2 周内的营养支持状况,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共有 3000 例住院患者入选,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