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转基因裸蛹的家蚕丝蛋白合成调控开关研究

来源 :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蚕蛾[caddisfly(hesperophylax occidentalis)]属毛翅目沼石蛾科昆虫,会吐丝将溪流水中的石块和枯枝等黏结成巢.将石蚕蛾的家蚕丝蛋白同源基因Hpgs,受家蚕丝蛋白重链启动子调控之下,整合于piggyBac转座子,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构建了转基因家蚕品系TBHL.RT-PCR检测克隆piggyBac插入位点,证实未引起基因插入突变.TBHL出现吐丝显著减少或裸蛹,丝腺发育粗短、畸形呈结节念珠状,透光性和韧性差、易断.蛹期发育慢、羽化迟、交配欲望低下.PADI及HE染色发现,TBHL后部丝腺的细胞核数目减少、排列杂乱.mRNA转录水平调查发现,转基因家蚕丝腺中石蚕蛾Hpgs基因成功表达;蛋白翻译水平也检测到HPGS蛋白的表达.而家蚕丝素蛋白基因Fib-H和P25表达下调,家蚕Fib-L基因表达量则上调.对TBHL系统的5龄熟蚕后部丝腺进行转录组学测序,共发现了891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TBHL系统中存在导致裸蛹的相关信号蛋白质合成和转运通路及潜在的调控信号途径的重要基因变化.综合结论:TBHL裸蛹的原因是在丝素蛋白的运输障碍,其中HPSG充当了调控丝蛋白合成网络的开关.由于在后部丝腺细胞中大量合成的丝素蛋白不能正常运输到腺腔,阻碍了丝蛋白的组装,滞留在后部丝腺细胞中的大量蛋白质,在化蛹阶段的丝腺退化过程中,以蛋白质或游离氨基酸进入家蚕循环系统,导致血清蛋白及游离氨基酸浓度急速升高,并维持了其世代周期25%左右的病变时间,有望成为生物医学模型中尚属空白的高循环血蛋白或高氨基酸的动物模型,并克服了经典自然裸蛹系统血清中蛋白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无参照对比的问题.有望对高循环血蛋白或高氨基酸的代谢危害过程及相关疾病机制与防控研究提供实验动物平台.
其他文献
并且当前我国的人口众多,急需较高的土地利用率来保证人们的正常出行和生活.高层建筑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是我国高层建筑出现的时间比
对某冶炼厂锑作业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空气锑浓度为1.47mg/m3,尿锑排出增高,锑皮炎检出率15.6%;心电图以左室高电压改变明显,5例出现S-T段下降及T波低平;肝功能异常率(31.7%)明显高于对照
在机械工程领域中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机械工程作业效率,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操控.机电一体化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电子技术,将其与机械装置相结合,可以提高
今年9月19日,是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李明灏将军百年诞辰纪念日。今天,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共同在北京举行纪念座谈会,以缅怀这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三眠蚕品种粤蚕细纤1号(三·龙×汇·源).经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眠性稳定(三眠率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电线电缆制造业在制造工艺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并逐渐向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方
为探索柞蚕早熟性状的遗传规律,以柞蚕幼虫全龄经过为研究重点,选择幼虫期全龄经过差异较大的两个品种8821和宽青为材料,通过配置P1、P2、F1和F2四个世代进行饲养管理,于秋蚕
本研究小组对蚕卵孵化相关基因的克隆、表达特性及其生化特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进展。目前对家蚕卵孵化酶的表达细胞定位,表达调控网络途径、生物学功能等
贵刊去年和今年的第一期上,都刊登了孙晨西同志的文章,内容几乎完全一样。(这是本刊的失误——编者)他一再地说经拼接的根艺品“终究是失去了根的特有的魅力”,“就完全失去
采用杂交育种、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强健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0547、0548及其一代杂交种0547×0548.经我所及北方蚕区多次实验室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杂交种孵化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