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喷砂到“无网印刷”——PDP障壁技术评述

来源 :2002中国平板显示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244732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障壁制作是彩色PDP器件的关键工艺.本文介绍障壁制作从丝网印刷到喷砂法,从光刻到压印法,从发泡障壁到喷墨打印法,障壁的制作方法正逐渐向"无网印刷"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OLED)的结构和制造工艺,并利用无源矩阵驱动技术,成功获得了对绿色OLED(32mm×28mm)的驱动,分辨率为64×56,由于采用了分隔矩阵驱动技术,提高了器件的占空比及降低了功耗.
本论文主要对红色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作了研究,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DCJTB作为红色染料,以绿色发光材料Alq,Gaq,Inq作主体材料,分别制备了结构为ITO/TRD/Mq(M=A13+,Ga3+,In3+):DCJTB/Alq/LiF的一系列红色OLED器件,目的在于研究主体与客体发光分子间的能级匹配情况对载流子的注入,限制,激子的复合及发光色纯度方面的影响.同时研究了DCJTB的掺杂浓度,发
本文详细介绍了MOLED的设计思想、方法和结果.该器件由Alq作为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TRD作为空穴传输层,ITO作为空穴注入电极,两侧分别是分布布拉格反射镜(DBR)和由Al电极形成的金属反射镜.理论设计结果表明,MOLED的峰值光强增强5倍和谱线半宽度从80nm变窄到10nm左右.
本文就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工艺过程中有机材料的蒸发速率、发光层中染料的掺杂浓度、过渡层CuPc的膜厚和PLASMA对基片的清洗条件等四方面对器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实现有机发光显示器件(OLED)的灰度显示为目的,概述了可以实现灰度显示的几种驱动电路方案,展示了我们采用的一种驱动电路;从有机发光显示屏固有特性出发,研究了在利用脉宽调制法时影响灰度显示极限的因素,从而为开发具有灰度显示功能的无源点阵OLED产品提供了参考.
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大屏幕全彩色槽型等离子体显示器的老练测试仪.通过应用这一测试仪,使得制屏、老练和测试过程方便、连续、可靠,从而提高了制屏成品率以及降低了老练测试中的屏损坏率.
本文针对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前段工艺(包括:ITO Cr PI Rib工艺)和后段工艺(包括:蒸镀设备,以及封止设备)作简要的说明.旨在为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发展作参数.
本文重点介绍等离子体显示屏用的系列介质浆料的组成及其各种浆料由于PDP屏制工艺不同而其工艺性能要求不同,和介质浆料的电学、光学性能等.
作者用水热法成功合成粒度均匀、板状的(Y.Gd)BO:Eu发光材料,在此基础上用水热法合成(Y.Gd)BO:Eu并对其发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喷砂时间和喷砂压力的关系,提出了提高障壁保护层的耐喷性能对改善障壁质量及提高喷砂速度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