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胆囊大部切除术原因分析

来源 :2009国际肝胆胰外科南通论坛暨第二十二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病例的增多腹腔镜技术的提高,笔者采用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切除术也逐步取代传统开腹术,这类患者即使在开腹手术中有时迫不得己仍需要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为达到合理的微创手术的治疗目的,笔者对此类患者借鉴了开腹手术的方法,尝试了LC胆囊大部切除术,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本文现将本院于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行LC胆囊大部切除术68例的诊治情况和具体的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了该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欠缺点,同时探讨了中转开腹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胆总管探查后T管引流是传统的手术方式,由于其引流时间长及并发症较多,一直有学者探索可替代T管引流的方法。曾有逆行经肝胆道引流、经胆囊管探查引流、不置引流的胆总管切口原
会议
复杂医源性胆道损伤指胆道损伤合并血管、肝损伤或一级肝门以上胆管损伤或多于2次以上胆道手术者,外科手术治疗十分棘手。1990年1月-2007年1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先后收治复杂医
随着微创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患者对微创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得到进一步改进。先后出现了三孔法、二孔法、以及经脐单孔法LC1-6,通过总结以上方法的优缺点,本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BC)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井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肝移远期疗效和移植物的存活。由于缺乏肝移植胆道井发症的实验动物模型,有关BC的动物实验研究的报道尚少。
会议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的进步,促使人们再一次聚焦保胆手术。不多文献的报道结果使我们看到了其潜在的临床价值。有鉴于此,本文回顾总结了本科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
胆肠内瘘即胆囊与空腔脏器间形成的病理性通道,是胆囊慢性疾病发展过程中一种少而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认识不足,术前诊断困难,治疗方式多样,本文现对本院1997.1-2008.5收治的8例胆
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开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56例,其中9例中转开腹手术,同组医师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36例。本文回顾总结了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从手术时间、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己成为良性胆囊疾病的首选术式,目前多采用腹腔内注入C02产生气腹制造手术空间进行手术,并通过3-4个孔道完成手术。然而许多胆囊疾病病人本非腹腔镜手术
会议
c-FLIP作为一种细胞凋亡的抑制蛋白,在肿瘤组织中常常过表达,而抑制细胞的凋亡,促进了肿瘤的生长。目前,胆囊癌组织中c-FLIP的表达状况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检测胆囊癌组织中
临床上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胆囊癌的病例,称其为意外胆囊癌(UGC ),处理好该类患者,对提高胆囊癌的总体疗效意义重大。本院1990年3月至2005年12月实施小切口胆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