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下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来源 :西藏科协2004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近年对不到西藏总面积3﹪的地区的调查,已知藏产地下真菌53种,分隶于16科21属和1类1属,分别占全球已知地下真菌科、属、种的53﹪、17﹪和5﹪.种类多为泛北极成分,与北美和欧洲区系关系密切,与大洋洲基本无联系.空间分布上以海拔在3500m以下的山地温带地段为多,心栎林和冷杉林下分布的物种数量高,子实体多发生于秋末.研究初步表明,藏东南东喜马拉雅北坡的南迦巴瓦峰及其周边地区是西藏地下真菌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其他文献
西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防治所2001年6月3日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随着监测工作的逐步深入,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人群分布民不断扩大.2003年6月首次从藏族人中检出HIV感染者2名和普通人群(医院无关联血清标本)HIV感染者2名,在这4名HIV感染者中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
本文根据西藏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其特点,详细分析了西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林业应该做的工作,并提出一些林业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项目的研究深入,进一步摸清了断牙病的病因,同时开展了大量的药物防治、示范对比试验,结合四地病区的实际情况,成功地研制出了氟中毒最佳用药剂量、剂型、给药途径和联合用药方法以及综合防制措施,并在西藏的那曲地区、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拉萨市四地(市)6个县进行氟中毒病的防治、示范,治愈率达95﹪以上,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突破了国内外针对该病防治只能依靠休牧和传统轮牧的方法界定,幼畜断牙病完全可通过
区域空间信息化建设是为满足重点区域国民经济建设对空间地理信息的迫切需求而提出的,是一个基础性、公益性的政府行为.因此,区域空间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人才、设备也不可能通过市场的配置来解决.当前在西藏必须通过适当的机构建设和适时地将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建设年度预算来促进西藏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更好地推动西藏信息化建设.
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时期西藏农产品营销在农业中作用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使西藏农业科技工作者认识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本文概述了西藏森林水平分布不均、垂直分布特异、单位面积蓄积量高等特点,分析了西藏林业经营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西藏林业在天然林保护、林区经营、荒漠化防治和林业科研等方面的对策.作者提出,实施天然林保护战略是直接关系到西藏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措施;森林旅游业、藏药材规模种植业、林区野生食用菌产业、山野菜野果产业、种苗产业是林区经营的主要方向;荒漠化防治工程应注意选育、选用当地乡土植物,宜草则草、宜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区内山河交错,气候复杂多变,适宜于多种果树的生长,果树资源十分丰富.本文根据西藏果树生产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区内果树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复杂的气候特点,对果树分布区域进行了划带分区,有利于西藏果树的区域化、集约化栽培,提高果品商品化,促进果树产业化发展.
从西藏自治区耕地土壤资源利用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对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土壤资源的对策.
目的:探讨西藏高原移居内地人群与世居内地人群心律失常分布的异同特征.方法:选择从西藏高原移居成都市的汉族成人500例为观察组,世居民都市的汉族成人500例成为对照组,就两组抽样调查人群数、性别、年龄及居住社区点进行配对,通过问诊查体及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作出相应心律失常诊断.计数资料以病例数及百分比表示,两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显著意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心律失常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本文依据现代远程教育教育模式、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所具有的独特优势,通过与传统教育的深入比较,详细阐明了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育对象、学习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主要基本特征.针对西藏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实现我国小康社会教育奋斗目标的紧迫形势,指出西藏在现有的传统教育模式、教育资金、教育设施、师资力量条件下,不能全面、快速解决西藏人才总量短缺、学历偏低、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布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