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洪水频率及用水保证率的重要影响

来源 :第三届黄河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e11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黄河流域干支流代表性水文站点径流特征分布变化的计算与成果分析,认为无论是黄河流域还是其他流域,在某一相关区域内拟建、在建和已建的水利工程所涉及的基本水文特征量(如洪峰流量、年径流量、汛期径流量等)往往是相互关联的,若自然条件发生了变化或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特征量的参数(如均值、离差系数C<,v>、偏态系数C<,s>或偏度等)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就会造成不同河段的洪水频率、用水保证率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和掌握其中的定量变化规律,是进行水利工程科学决策、设计、投资、有效管理和利用的基本前提,对防汛抗旱工作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其他文献
根据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以提高生态系统承载力、保护河口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原则,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为目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研究确定了约为23600hm
会议
南亚是世界上贫困人口集中区域。在南亚,贫困主要集中在恒河-雅鲁藏布江-梅克纳河流域易受频繁发生的洪水影响的区域,主要包括孟加拉国、尼泊尔和印度东部地区。农业是该受影
会议
为了确定黄河流域长时段的水量平衡,开发了一个新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并应用到了黄河中游。该模型主要基于土壤-植被-大气转换模式和径流形成模型(SVATHYCYMODEL),采用数据包
会议
本文旨在阐述挪威可持续水管理的经验,涵盖了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各专业领域,包括城市暴雨管理、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水文资料整理与防洪、农田土壤流失与控制、流域内及输沙的
会议
本文在参照苏丹和埃及之间的尼罗河永久联合技术委员会所建立的模型以及11个撒哈拉非洲流域二级组织经验的基础上,对于规划尼罗河流域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进行了检
研究行蓄洪区洪水资源化利用的效益和风险问题,对指导行蓄洪区改造项目的规划,保障其防洪功能的发挥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查阅大量与淮河行蓄洪区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综
由于紧张的政治形势,如Nagorno-Karabagh, Abchasia和南奥塞梯冲突等,南高加索地区在世界上众所周知。紧张的政治形势加之国家之间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导致在跨界河流协作管理
会议
针对约旦沙漠地区的小型蓄水坝设计,对一个37km的集小流域的降雨及径流进行了观测。在两年时间内记录了8次径流,据此推导出了降雨强度和径流系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附近水文
会议
目前,荒漠化已成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严峻问题。植被作为一个防止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将在该地区实施。为搞好植被,水资源控制将是十分关键的。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观测和田间调
本文根据重建的黄河上游地区兰州站近520年的汛期天然径流量资料,分析了其变化的阶段性及周期性,结果表明,兰州站近520年汛期天然径流量大致经历了8个枯水段和7个丰水段,径流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