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早古生代岩浆事件的性质及构造意义--以申扎和本松错地区为例

来源 :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o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各板块(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以南)被认为是新元古代冈瓦纳大陆北缘的一部分.这些地区普遍发育有早古生代岩浆记录,其构造意义一直存有争议,早期通常将它们归属于泛非运动的延续,即泛非-早古生代造山运动(李才等,2010).但是新近有学者提出,泛非运动可能仅仅指发生于冈瓦纳大陆内部不同陆块之间的一系列碰撞造山运动,在510Ma以前已经结束了,随后的早古生代岩浆记录更可能代表了板块消减形成的岩浆弧.由于缺乏对早古生代岩浆事件的系统研究,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限制了对于冈瓦纳大陆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的认识.新近在青藏高原拉萨地块和羌南-保山板块上识别出了早古生代岩浆岩,对其进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为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地质演化历史提供新的依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拉萨地块和羌南-保山板块上的早古生代岩浆岩应当同为冈瓦纳大陆北缘早古生代岩浆弧的一部分,进一步证明在寒武纪泛非运动可能已经结束或者进入尾声,继而在冈瓦纳大陆北缘形成了新的板块俯冲带。沿冈瓦纳大陆北缘分布的早古生代岩浆记录可能是板块俯冲形成的安第斯型造山带,而非泛非造山带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1.Introduction Northward convergence of India towards Asia since 55–65 Ma resulted in a large-scal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o an average elevation of~5 km.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plateau,
会议
An automated multimode inversion technique of partial waveform was applied to available data of broadband stations in Asia and surrounding regions.It performs a fitting of the complete waveform starti
会议
We conducted H-κ stacking of receiver functions using teleseismic data collected from 1196 broadband stations and produced a unified and detailed map of Moho depth and average Poissons ratio (σ) of ea
会议
The seismic velocity and anisotropy variation of the uppermost mantle is the key parameter in the study of lithosphere structure,plate movement mechanism and terrestrial heat flow situation,and can pr
会议
本文旨在针对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虚拟化技术、OpenStack技术、web技术提出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方案。该平台可实现云端办公,共有私有数据集中管理,共有数据的共享,私有数据的高效便捷访问,分等级和权限的提供给外部用户的数据服务以及开源非商用软件的高效共享。通过OpenStack云平台构建桌面云系统,使用按需提供的理念一键解决个人计算机需要频繁升级和操作系统和开源非商用
印度铝土矿资源丰富,矿石品质优异,均为三水铝石型.可供开发的铝土矿资源约25-30亿吨.价格低廉的铝土矿使印度成为世界上成本最低的氧化铝和精炼铝生产国家之一.印度铝土矿矿床几乎全部属于风化红土型矿床,据其原岩不同大体可分为2种:前寒武纪变质岩系风化而成的铝土矿和德干暗色玄武岩风化而成的铝土矿。玄武岩风化而成的铝土矿主要分布在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等地的德干玄武岩高原西部,与晚白垩世.古近纪德干玄武
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构造带作为天山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学者认为哈尔里克构造亚带被认为是与大南湖早古生代复合岛弧连为一体的华力西期构造岩浆活动带,但对于该岛弧带是由卡拉麦里洋盆向南俯冲形成的还是康古尔洋盆向北俯冲形成的,或者有另外一条沿巴音沟-艾维尔沟-七角井一带的俯冲线,至今没有定论.口门子南地区位于天山山脉东部的哈尔里克山主脊西段,本文选取了口门子南地区中—上奥陶统塔水组火山岩作为研究对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新特提斯洋板块缝合带的北支,是研究新特提斯洋自洋-陆俯冲,到陆-陆碰撞演化历史的关键,也是当前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目前对班公湖-怒江洋盆演化历史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对于洋盆闭合和随后的陆-陆碰撞造山过程的约束尚显不足.笔者对产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达如错地区侵位于蛇绿岩中的花岗斑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和Hf同位素研究
古特提斯洋是古生代时期存在于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之间的古大洋,一般认为它是早古生代伴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裂解而打开、扩张,至三叠纪中晚期随着印支期造山作用而最终闭合.羌塘地处青藏高原的北部,在构造上位于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的交汇部位,是研究古特提斯洋形成演化的关键地区.近几年随着区域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开展,羌塘地区蛇绿岩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和新成果,先后发现和确立了自早古生代,至晚古生代的多期蛇绿
研究表明东古特提斯洋大致沿云南西部及东南亚地区的昌宁-孟连-清迈-劳勿-文冬一线封闭,其演化历史与分处于大洋两侧的滇缅泰和印支陆块的古地理位置及碰撞拼合紧密相关.显然,东古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间及方式等问题对于认识东亚大陆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碰撞缝合带两侧陆块缺少可靠的定量-半定量古地理位置约束,加上东亚陆块新生代以来由于印欧碰撞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目前对于东古特提斯于何时何地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