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导线的拔除及器械的选择

来源 :安徽省第十七次心血管病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6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CIED)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植入数量的增加,导线故障和感染病也随之增加,越来越多的起搏电极导线需要拔除.拔出方法包括直接牵引拔除术、锁定导丝、套叠式机械扩张鞘、可旋转螺纹头端鞘、股静脉拔除装置、激光鞘拔除装置等。
其他文献
研究性别差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影响是提高中医辨治水平的有效途径.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例,引起男性和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相同.然而,在控制相关高危因素后,男性冠心病的发生率仍高于女性3.5倍.但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优势逐渐消失,特别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不少内科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显著攀升,其中冠心病成为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和研究女性激素
文章阐述了对生命的参悟、理解,进行了天地之道的模拟与再现,指出能量医学是连接东西方医学的桥梁,应提升内在训练,防护病气影响。未来医学应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
中医跟现代物理研究成果有很多可以接轨,可以互相印证、说明。尤其是量子物理里的很多新发现的原理,跟中医的很多原理是可以互相解释的。针灸对当下的改变和在未来的改变。其实首先是意识的改变,然后才是气层面的改变,慢慢产生形体物质方面的改变,其实临床观点也是这样的。
集成是一个不断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把这个集成体不断地推向高的层次。在医学里已经存在的流派体系是多样的,它们实际上是不同层次的医学,相互之间都有联系。未来的医学是不同层次的、多种多样的医学集大成。所谓集大成不是并列,也不是拼凑在一起,而是把它优化,组织在一起,得到一个高度提高的医学体系。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不断优化的过程,也许通过这个观点可以帮助健康医学发展。现在医学和科学有时会有一个情况,比如
未来医学一是要顶天,二要落地.传统中医里常谈到,对一个疾病最重要的是看他本身的修复力、正气、精神稳定性,格局稳不稳定,是在向阴的方向转化,还是向阳的方向,如果向阳的方向,只要不乱治,甚至不治疗,在心态、生活方式、输人输出方面注意,避免一些干扰,它其实自己就会好。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手段,而在行射频消融术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增加疗效并改善预后.伊布利特是一种新型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小于90d的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伊布利特被推荐为药物转律的一线药物,心房扑动的转复率为54%~87%,心房颤动的转复率为31%~77%.但仍有4%的尖端扭转型室速发生[1],此外还可发生室性早搏和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而硫酸镁是治疗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有效药物,
心脏电学失同步(QRS时限≥120ms)是筛选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的核心指标,然而依据此标准大约1/3的患者表现为无反应[1].Sipahi I等对五项大型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QRS时限≥150ms组患者全因死亡或心衰住院的改善明显优于150ms以下组[2],而Sassone B等研究发现心电图QRS时限与CRT反应间存在"U"形相关,即QRS时限在120~130ms和≥180ms的患者更
本文是一个回顾性研究关于射频消融治疗CRT术后频发室性早搏是否改善CRT疗效和消融的有效性、安全性.研究表明,在CRT双室有效起搏对有反应者的重要性,双室起搏比例高者能从CRT中得到最大益处,不但能够改善心功能分级还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介绍一例射频消融治疗CRT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窦律维持对CRT患者的重要性及消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消融房颤后恢复了窦律,保证了房室同步,改善左室功能,又保证了双室起搏比例。本例患者房颤消融术后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射血分数提高,证明了这点
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CIED)植入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囊袋感染及导线故障发生率的不断增加,而电极拔除是唯一有效解决方法.安徽省立医院心内科于上世纪90年代开展起搏器电极拔除工作至今,从早期的电极直接拔除,到利用锁定钢丝及血管扩张鞘,以及下腔回收装置的利用,使得电极拔除的成功率不断增加.本文就我院2015年处理的两例囊袋感染导致移除起搏装置系统的患者进行报道。本例患者中,首先对三个电极尝试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