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系统构建及脱氮效能初探

来源 :第三届全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畜禽养殖废水、垃圾渗滤液等为典型的高氮、高碳废水,因其来源广,分布分散、水质多变,氨氮及有机物浓度高等特点,被视为“高难”处理废水,普遍难于经管网进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上述分散型“高难”废水缺乏有效治理及监管,使其多被任意排放至各流域干、支流水网系统,对流域水环境的富营养化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多筛自高浓度废水,具有世代周期短,无须额外复配其它微生物形成协同作用体系,即可真正实现“同空间、同时间”的异养同步硝化反硝化工艺过程等显著优势,现已多应用于高氮、高碳废水处理以实现“一步式”同步脱氮除碳.现有研究发现,促使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作为优势功能菌群在废水生物处理工艺中发挥高效脱氮性能,需要系统具备稳定持续的有氧保障.膜曝气生物膜因其无泡曝气形式,使反应器系统实现稳定供氧并达到氧的高效利用成为可能.本研究基于传统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增设气循环通路,将无泡曝气与循环曝气耦合,实现反应器膜内外均处于稳定好氧状态(2.0-5.0mg/L);投加课题组前期筛选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混合菌,以COD5000mg/L、氨氮500mg/L 的进水条件,通过序批式运行模式,进行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定殖培养,针对高氮、高碳废水处理构建基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经24 天序批式运行成功挂膜,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挂膜菌群以杆菌及球菌为主,仅见极少量丝状菌附着;挂膜初期膜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稳定的淡黄色生物膜层,反应器氨氮及总氮去除率在40-50%范围;随着生物量由初期12.6g/m2 逐渐增长至41.2 g/m2,生物膜层逐步增厚,氨氮及总氮去除率由40%提升至80%以上,COD 去除率达到80%以上,且过程中一直未检测到明显的亚硝酸态氮(NO2--N)与硝态氮(NO3--N)积累.初步判断在高氮、高碳废水条件下,系统中以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为优势菌的异养脱氮菌群得以富集生长,且对高氮、高碳废水具有较好去除效果.上述研究结果为解决现有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在废水处理工艺中与其它菌属竞争优势弱、活性较低,进而抑制其在高氮、高碳废水处理中发挥作用的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及可行的技术方法,也为进一步推动新型高效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研发及应用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本文以机械法剥离制备的少层石墨烯与丙烯酸正烷基酯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储能材料,分别与马来酸酐、马来酸二胺和顺-2-丁烯-1,4-二醇等亲二烯体发生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制备
  随着推重比的增加,航空器涡轮发动机的工作温度不断升高,推重比10以上时达到1600℃以上,而且燃气具有很强的氧化烧蚀性。高温合金叶片已经难以满足航空发动机进一步提高性能
  截至2016年底,我国城市排水管渠长度总量达到57.7万km,且以每年6%的速率增长,由于管道的使用寿命通常为30-50年,我国铺设年代久远的管道相继达到服务年限.据统计,我国80年
  为了对厦门市杏林湾水库上游水华进行预警,对水华和非水华期间水质变化情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采用有机玻璃采水器于水下0.5m 处进行采水样,在水华期和非水华期各采集了15
会议
  为光合细菌在净水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课题研究了A、B 2 种光合细菌在不同浓度下对池塘水的COD、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A 光合细菌2.5×10-
  机械加工工业在近几十年来受到广泛发展,但其排放机械乳化废水由于具有COD 值高,含油浓度高,而BOD5/COD 低等特点,对污水厂正常运营造成严重压力,并进一步威胁环境安全.
  我国南方稻田土壤Cd 污染现状严重,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为了从灌溉水源头控制土壤中镉的污染,净化灌溉水中重金属Cd,研究通过构造模拟的三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培养条件
  通过在微污染水体中开展沉水植物苦草单植及“苦草+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 组合搭配后水环境健康状况及苦草自身生长状况的研究,探究系统稳定性最好、植被生长最健康的水质
  再生水具有就近易得、水量大且稳定、可资源化程度高等突出优点,正逐步成为景观水体的重要补给水源.但再生水中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景观回用过程中可能加剧藻类水华暴
会议
  将3 株冲天湖底泥优势菌(E.sp013,Ba.spD06 与Ba.spD24)按不同配比与铜绿微囊藻休眠体用底泥包埋,在梯度温度下(10℃,15℃,20℃ 和25℃)进行复苏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