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恢复植被减沙效益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合理评价自然恢复植被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效果,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选取纸坊沟和大南沟两个典型小流域,在全面调查流域自然植被恢复状况的基础上,估算不同自然恢复植被类型的土壤侵蚀量,结果显示:自然恢复灌丛侵蚀强度总体上小于自然恢复草地;自然恢复草地总体上属于强度侵蚀,不同自然恢复草地的平均侵蚀模数介于4483~7383 t·(km-2·a-1)之间;自然恢复灌丛为中度侵蚀,其中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灌丛的平均侵蚀模数为1242 t·(km-2·a-1),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群系的平均侵蚀模数为701 t·(km-2·a-1)。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国各地均以县为单位,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然而,福建山地丘陵多,乡镇是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2012年开始福建省加大了对水土流失的投入力度,每年向22个重点县投入水
会议
目的:观察Zfp462杂合子(Zfp462 Het)小鼠是否存在焦虑样表型,进一步探讨焦虑症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Zfp462基因在小鼠不同组织以及不同脑区的蛋白表
溴酸盐-亚硫酸盐-亚铁氰化物反应体系是个典型的p H振荡体系,在连续进料流动搅拌反应器(CSTR)中存在大振幅的简单p H振荡行为,这种行为是由该体系中的正负反馈循环引起的。同时亚铁氰化物本身具有光敏性,在该体系反应的过程中引入光照后,光照对体系的负反馈循环即溴酸盐氧化亚铁氰化物的过程具有促进作用。本文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深入的研究了溴酸盐-亚硫酸盐-亚铁氰化物反应体系的振荡动力学,提出了该体系的十
  本研究以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一渡——十渡段游道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估法对其景观进行量化评价.其中,利用SPSS19.0对三组不同人群的SBE 评价值
会议
随着国内外日趋严格的环保及节能需求,砂状氧化铝已成为电解铝厂的首选原料,铝酸钠溶液晶种分解过程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重要工序之一,其分解产物氢氧化铝的粒度和强度直接影响
  一般水文分析中的降雨資料通常以單一雨量站為基本單位,但針對空間而言,如此僅只能代表各雨量站的降雨特性,而無法表現區域的空間特性,故利用降雨面積遞減因子(area redu
会议
我们本着提高木质素降解效率的目的,经过野外采集、分离纯化,筛选到了一株具有良好特性的白腐菌。该菌株生长迅速,而且纯化得到的漆酶表现出许多比其他普通漆酶应用前景更好
  由于小浪底水库运行,坝下水沙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对下游河道湿地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水沙条件变异对孟津黄河湿地的地形、水文特征及生态特征的影响,考虑黄河目前的水
会议
  干旱区属于生态脆弱区,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壤中的水分是干旱区植物和作物赖以生存的主要源泉,决定着植物或作物根系的发育。干旱区土壤水分的测定有利于研究和了解区域土壤水
会议
  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IPCC)於2014年的3月評估報告中提出警告:「科學家已有共識認為,本世紀氣候變遷將導致大部分亞熱帶地區的可再生地表水與地下水資源大幅下降,未來農業、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