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黏度发动机油的燃油经济性研究

来源 :2017中国润滑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润滑油作为高性价比措施来降低尾气排放,燃油经济性Comb类型黏指剂,低黏度发动机油的燃油经济性验证。
其他文献
选择恰当的油品,采用行之有效的分析监测手段,及时准确地把握和掌控润滑油/脂的润滑状态,对于设备健康高效地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加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分析、网眼堵塞法、气相色谱法、超声法等几种新型的油品分析方法,针对不同的分析目标,选择相对便利可靠的分析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文章采用柴油机油烟炱分散性模拟试验机进行影响柴油机油分散性能因素的考察,得出柴油机油的组分(基础油、功能添加剂等单一及复配)对油品分散性能影响程度的规律性认识,进而与柴油机油分散性台架相关联,成为评价柴油机油分散性能的有效方法,为高档柴油机油的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文章以SJ10W-30参比油和API SL/GF-35W-30节能汽油机油为研究对象,采用SRV试验、MTM试验、发动机机械损失试验、模拟NEDC试验、模拟FTP试验和程序VIB台架试验等六种不同的试验方法评价了油品燃油经济性,并对不同测试方法之间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方法测得的燃油经济性结果具有较大差异,模拟台架试验和程序VIB台架试验对应性较高.
实验室自动冰点仪器利用手动方式测试冷却液超低冰点,按照冷却液开始出现结晶温度可以判断其超低冰点值,但是无论是实验室自有还是外部厂家的自动冰点仪器,都无法准确的判断冷却液的超低冰点值.未来可以利用光电结合技术,研究一种自动测试冷却液超低冰点的方法.
会议
用红外光谱法对新型全合成水基润滑液的成分构成做了定性分析,并对关键组分做了定量分析,定量特征峰选在1087cm-1,得到了标准曲线,对实际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文章以润滑油行业现状为出发点,结合其他行业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润滑油自动灌装生产线是以自动化技术为核心,并通过应用机械、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等多项专门技术开发的自动生产系统.首先分析和制定了该生产线的整体设计思想和方案,确保了该生产系统具备真正的自动化生产能力且结构简单.在控制系统中,采用了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编程简单,易于使用,且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线过程控制中的控制器PLC.
通过对基础油和各类添加剂的精心研选,研制出一款性能达到MT76-2011要求的、安全环保的乳化型液压支架液产品.该产品以3%浓度调制的工作液满足15号硬水条件下液压支架对工作介质的性能要求,达到了市售同类产品5%浓度条件的水平,性价比突出.
文章概述了高压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生产应用、工艺特点及超高压乙烯压缩机的润滑.目前,超高压压缩机用油主要有聚醚(PAC)型及白油型两种,其中PAG因其独特的黏压特性,在极高压力下仍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其使用压力远高于白油型产品。中国石油是高压低密度聚乙烯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有稳定的超高压乙烯压缩机油的应用需求。昆仑KCH 270超高压乙烯压缩机油以特殊结构的聚醚(PAG)合成基础油及多功能添加剂
使用国产SM/GF-45W-30汽油机油,与某国外知名品牌参比油SN/CF5W-40汽油机油进行了乘用车的应用对比研究.试验车型为上汽荣威750,搭载1.8L全铝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城市道路工况,行驶里程不少于10000km,对两款机油的运动黏度、酸值、碱值、元素含量等进行考察比较.结果表明,行驶10000km后两款机油中的Fe、Cu、Cr、Al、Pb元素含量比较小,100℃运动黏度变化在±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