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来源 :第六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a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当前环境污染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低品位矿石、电子废弃物和重金属污泥等是造成这些污染的重要原因。基于嗜酸微生物的生物淋滤技术,在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性的突破,本文主要介绍这项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进展,为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目前,该类微生物已经在低品位矿有价金属的提取工艺中实现了产业化,在含重金属的固体废弃物中的应用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实现该技术在重金属治理中的产业化应用,还需加强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嗜酸微生物资源开发;嗜酸微生物与固体废弃物的作用机制,嗜酸微生物用于硫化矿的浸出机理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但相比于硫化矿,固体废弃物种类繁多,成分更加复杂,硫化矿的机理不足以解释各种固体废弃物中重金属的浸出,探明其作用机制有利于建立更高效的工艺;产业化研究与应用,嗜酸微生物的应用技术在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中多数还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需要解决该技术在工业化应用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工艺问题,探索如何有机地结合传统湿法冶金和化工技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取得重金属治理领域更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固液分离和污泥沉降性能是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铜废水的关键。在化学沉淀过程中形成颗粒污泥可显著提高污泥沉降性能,絮凝剂的加入对颗粒污泥的形成尤其重要。本文探索了不同类型絮凝剂及其投加量对污泥沉降性能、表面电性和组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沉淀反应过程中污泥表面电位都在0 mV附近波动,即污泥呈电中性.最佳絮凝剂为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最佳投加量为3 mg/L,Cu2+的去除率在99.8%以上,污泥的沉降速
微生物浸出修复技术能有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低成本、绿色环保等优点。本文从植物油污染环境中分离筛选得到有效菌株Z-90,以菌液作为浸出液浸出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考察不同浸出条件下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浸出时间5天,土壤粒径1mm,温度30℃,土液比1∶20,pH值为9.0时,重金属Zn、Pb、Mn、Cd、Cu和A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5.0%、32.5%、51.2%、37.7%、23.1%和3
采用美国环保部规定的毒性特性浸出程序法(TCLP)以及x-射线衍射(XRD)和扫面电镜(SEM)分析了砷酸钠为主的高砷废渣固化前后的特性,研究表明:固化前砷酸钠废渣中砷浸出浓度高达6380mg/L属于危险废物,采用玻璃固化后玻璃固化体中砷的浸出毒性浓度最大为4.49mg/L小于限定值5mg/L;XRD结果显示,砷酸钠废渣中砷的主要物相为Na4As2O7、Na3AsO4以及NaAsO3、NaAsO2
废渣中的重金属能在水热条件下与硫磺发生反应,生成可浮性好的金属硫化物,通过采用后续的浮选工艺,可以将重金属硫化物进行富集,实现重金属的资源化回收,该方法体现了一种重金属废渣资源化的新思路。本文以某冶炼废水处理工段所产生的废水中和渣为处理对象,采用水热硫化对其进行处理,并对水热硫化回收金属工艺中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探讨。研究从水热体系下硫元素赋存状态,中和渣水热硫化过程特征,以及水热合成硫化锌晶体结构及
由于汞的危害性,汞污染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重要的环境问题。有色金属冶炼是我国大气汞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现在发展的烟气脱汞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介绍液相脱除烟气中单质汞的方法,包括Boliden-Norzink法、碘化钾法、硫氰化钠洗涤法、Bolchem法、Outokumpu法、湿法烟气脱硫脱汞法以及高级氧化法。高级氧化法中双氧水和过硫酸盐作为氧化体系,通过紫外线或催化剂的活化作用后,对实现烟气中的Hg
控制气升式反应器的进水氨氮浓度为200-300mg/l,DO浓度为1.0-1.5mg/l逐步将HRT从36h缩短至12h,获得的容积氨氮负荷达到0.46kg/(m3·d)。分别以DO和NO2--N浓度变化为指标,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了高效短程硝化污泥的基质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两种不同评价方法均符合基质抑制动力学模型(Haldane模型拟合),拟合得到Ks,NH4+-N分别为1.99mmol/L(即2
A directly coating method,controlled double-jet precipitation(CDJP),was developed for synthesizing magnetic Fe3O4@Cu(OH)2 composites in combination of advantages of magnetic rapid separation and satis
利用稀盐酸浸出后的软锰矿,采用固相法合成LiMn2O4正极材料,并且系统地研究了二次烧结温度、合成温度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LiMn2O4电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对合成的材料进行分析以及电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出的物质与文献报道中的尖晶石结构一致,为LiMn2O4单晶结构。最佳合成条件为控制合成温度在850℃左右,采用二段烧结方式,第一段温度为650℃
汞是一种对人类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金属汞及其化合物可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汞在自然界中以三种形态存在,包括零价态(Hg0)、氧化态(Hg1+和Hg2+)及有机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目前以吸附法脱汞的污染防治技术,阐述了其常见的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燃煤飞灰、钙基类物质、沸石、活性硒等。作为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二维晶体,可看做是其他类型碳材料的基本构成单元,具有电学性质、
重金属离子因在水体中无法自然降解、易随水体迁移、易生物富集等特性给人类环境和社会造成了极大地危害。研制开发无二次污染,吸附性能全面,吸附效率较高的絮凝剂成为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关键因素。果胶其结构中含有大量-OH,-COOH等活性基团,经碱化后可得果胶酸钠(PGAS),以柚皮中的果胶为原料改性制备絮凝剂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本文主要通过对提取的果胶进行碱化接枝共聚改性,实现果胶了作为原料高效水处理剂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