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大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及免疫的影响

来源 :第二届北京消化疾病周末暨2016京津冀消化病学-消化内镜学-肝病学协同发展促进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8169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内幽门螺杆菌(H.pylori)定植可能影响结肠炎症及肿瘤的进程.本研究建立大鼠幽门螺杆菌胃内定植模型,探讨H.pylori感染对大鼠结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并初步了解其可能的机制.方法:SPF级SD大鼠,8周龄,随机分为空白组与H.pylori感染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环孢素A (CsA)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激素抵抗)的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激素抵抗的重度活动且应用CsA转化治疗的成人UC患者24例,收集其人口学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药物治疗等资料。治疗有效指接受CsA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无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且能在治疗后12周内避免手术治疗。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CsA
会议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并发卡氏肺孢子菌(PCP)肺炎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对象及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治疗的炎症性肠病且确诊罹患PCP肺炎的患者4例,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3例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1例诊为克罗恩病(CD)。
会议
微循环障碍和缺血是急性胰腺炎起病阶段重要的病理生理事件,灌注不足是该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入院后最初12~24h,液体复苏是急性胰腺炎早期最重要的内科治疗,及时而合理地补液有助于改善预后。但关于液体种类、输液速度及监测手段仍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有待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研究。
会议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iff)感染的情况,包括感染率,影响感染的危除因素,临床特征以及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对U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于2010年至2015年诊治的UC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会议
目的:探讨分次服用聚乙二醇(PEG)并联合西甲硅油能否提高次日上午结肠镜检查的质量.方法:将上午结肠镜检查的29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47例)和对照组(146例),试验组于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2LPEG,当日早晨加服1LPEG和15ml西甲硅油;对照组前一天晚上服用3LPEG,比较两组的肠道清洁度、腺瘤检出率和患者接受度.结果:试验组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6.9±3.1 vs 6.2
会议
会议
AIM To investigate correlations between diet and prevalence of constipation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Beijing.METHODS:According to 2015 Beijing sampling data of 5th population census in China,a stratifi
会议
目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因此,在急性胰腺炎进展早期及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对于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断至关重要。急性胰腺炎病程进展、恢复过程中存在血小板体积及功能的改变。本研究旨在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参数在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
会议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1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莫沙必利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Wexner便秘评分、便秘总积分(FAS)、药品不良反应。
会议
目的:研究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帕金森伴随便秘的患者的部分临床相关特征及部分影响因素,提高帕金森病人诊断的时效性,从而达到对帕金森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延缓其病程发展,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