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恶性肿瘤72例分析

来源 :第二十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hu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恶性肿瘤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发病率,探讨其发病率增高的机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78年-2012年12月间接受了至少半年免疫抑制治疗的肾移植患者中发生恶性肿瘤的病例;结果 在2710例肾移植患者中至今发现了72例恶性肿瘤,其中60例资料完整,51例得到病理证实.统计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其中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肿瘤分占一、二、三位.肿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和放疗、免疫治疗,有43例至今存活,最长存活期达12年.
其他文献
Objectives:The orthotopic neobladder is currently considered the most ideal form of urinary diversion after radical cystectomy for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to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Our objec
会议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应用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总结230例肾移植术后应用更昔洛韦后6月内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发生率.本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250mg,2次/d,连用14天.
会议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6年至2012年在我院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发生术后肺部感染而再次入院接受治疗.
会议
目的 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超声成像模式,主要应用于乳腺、前列腺、甲状腺、血管壁等组织器官,目前应用于移植肾的检测相对较少.为此,我们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会议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用于治疗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5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术后采用环孢素A或普乐可复、霉酚酸酯和激素行免疫抑制治疗,均经移植肾穿刺病理检查及DSA测定判定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会议
目的 探讨亲属肾移植供体年龄与男性受体性功能障碍及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6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受者为对象,根据供体年龄分为A组,供体年龄<55岁(中青年组)和B组,供体年龄≥55岁(老年组).
会议
目的 为改善活体肾移植疗效,探讨供受者年龄、性别、血亲关系等因素对活体肾移植术后近期或远期对移植肾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完成的353例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以血肌酐作为评价移植肾功能的标准(血肌酐≤115umol/L为正常标准),分析供受者年龄、性别、血亲关系,以及HLA配型、ABO血型、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可能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会议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1年不同环孢素浓度对5年和10年移植肾和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本中心1976年至1998年间肾移植存活10年以上、移植肾有功能、至今服用环孢素并规律随访的肾移植病人分析,比较1年、5年、10年各组间生化指标差别,并根据1年环孢素血药浓度分组,比较不同浓度组在5年、10年时各指标的差异.
会议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效果的差别,为肾脏移植肾源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肾脏移植科学登记系统(CSRKT)4家移植中心的943例数据.
会议
目的 研究腹股沟切口在提高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进行的76例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根据手术标本取出切口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40)采用腹股沟切口取出供肾,对照组(n=36)采用腰部切口取出供肾,两组左右侧供肾分别为35/5和32/4,剔除2支或以上供肾病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