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围手术期用药及二级预防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CI围手术期和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可以提高PCI的安全性和疗效,主要包括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药物。本文介绍了围手术期的用药,提出PCI后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很多,至今仍存在争论。其争论的焦点有手术适应证、减压方法、是否需复位、内固定的应用选择以及植骨融合的方法等。能否使腰椎滑脱手术治疗达到标准化,是值得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目前腰椎滑脱手术治疗中急诊最多的热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腰椎滑脱手术治疗标准化的可能。
传统上使用保守和手术的方法治疗脊柱结核。保守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制动、外固定架等,手术方法包括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加药物治疗。本文将慢性骨髓炎病灶闭式引流技术进行改良,与影像学引导技术结合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应用到治疗脊柱结核,并且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方法结合,进行脊柱结核阶梯方法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目的:探讨Hedgehog信号转导通路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激活水平及抑制该信号通路对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和病理确诊为SCC的患者42例,取材前均未治疗过;取2例基底细胞癌皮损做为阳性对照,10例正常人皮肤做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及正常皮肤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Ptch-1和Gli-1的表达水平和分布;培养Tca鳞癌细胞,应用MTT和BrdU掺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药疹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重症药疹患者临床资料,选择病情控制时间为疗效标准,采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各因素对病情控制时间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平均最高糖皮质激素用量、皮损面积、黏膜受累及内脏受累情况是影响病情控制时间的重要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疗效与性别、年龄、发病到正规治疗时间、皮损面积、黏膜受累及内脏受累情况相关。结论:重症药
目的:检测点滴型银屑病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水平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oll样受体2(TLR2)mRNA表达,探讨链球菌感染与点滴型银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ASO水平;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LR2mRNA表达。结果:银屑病组ASO阳性率和TLR2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屑病患者ASO阳性
报告1例瘀斑性丹毒。患者男,70岁。右上肢疼痛半月,出现肿胀、瘀斑6天。皮肤科检查见右上肢及手背凹陷性水肿,布淡红色及紫黑色瘀斑,大部分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皮温高,触之僵硬,触痛明显。右侧胸部可见散在分布的瘀斑,境界清楚。经用抗生素等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
斑状萎缩(anetoderma),又叫皮肤松弛症,由Jadassohn于1891年首先做最初的描述,其临床特征为皮肤发生圆形或椭圆形萎缩松弛的病样斑,组织病理显示真皮弹性纤维明显减少。本文介绍了一例干燥综合征伴发斑状萎缩患者的临床资料,指出该病需要与神经纤维瘤病、老年性白斑等疾病相鉴别。对于该病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有关于应用阿司匹林、苯妥英、氨苯砜、VitE、VitPP、青霉素、羟氯奎、亮氨酸、
目的:检测鲍温病(BD)皮损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探讨HPV在B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为20例BD患者,标本为保存的皮损蜡块,其中外阴2例,手部1例,其他部位17例。对照组为正常皮肤标本33例,其中外阴5例,手部2例,其他部位26例。用型特异性原位杂交(ISH)检测标本组织切片中的HPV,检测的类型为HPV6、11、16、18、31、33。变性杂交条件为95℃变性5min,37℃杂交2
高血压领域在过去的一年中硕果累累,在对高血压治疗作了考察与总结的过程中出版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性刊物。本文介绍了高血压形成的原因,分析了高血压遗传学,浅谈了高血压病人动脉结构和功能,提出研究新靶点、新疗法和新目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使冠脉血流量减少是冠心病的病理学基础,对冠状动脉病变的形态学和功能性评价有利于临床上治疗方案的正确选择。本文介绍了冠脉病变的形态学评价,浅谈了冠脉病变的功能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