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中西医视点--光荣与梦想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中医药防治肿瘤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honghua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西医角度分别综述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探讨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辨证论治抗肿瘤机理。阐述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靶向调节免疫、抗肿瘤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端粒酶活性、调节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的多靶点效应。
其他文献
壳聚糖(chitosan,CS)经巯基化改造后所得巯基壳聚糖(Thiolated chitosan,TCS),其水溶性、黏附性等大大提高,同时具有在体凝胶特性,更有利于其眼用新剂型的开发。而纳米粒(NPs)具有助溶性、控释性、眼部损伤低及可实现靶向性等优点,作为眼用制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利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代替水作为反应介质,将反应分成两步进行,从而大大提高反应效率,使巯基结合
肿瘤患者情绪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具有明显相关性。肿瘤患者常见的情绪障碍包括癌性疼痛、肿瘤相关性睡眠障碍、肿瘤相关性抑郁。而肿瘤相关性抑郁是肿瘤相关性情感障碍最常见的一种心境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让肿瘤患者重新回归社会,患者情绪障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护理。结果:效果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都有提高,同时患者也十分满意。结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护理是重要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具有对肿瘤选择性给药,使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又能分次给药治疗等特点,是提高肝癌患者化疗疗效、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手段。此方法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操作简便,能够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
随着肿瘤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胃癌的手术患者的增多,残胃癌(GSC)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肿瘤界和普通外科学者多年来对残胃癌进行大量的研究。本组通过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GS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式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残胃癌的预后与病理分期、肿瘤生物学特性和能否行根治性切除密切相关,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胃切除术后患者应定期强凋胃镜检查复查
本文从恶性肿瘤治疗的理念变化和中医药疗法的疗效特点出发,结合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肿瘤药物评审标准变化的深入分析,提出中医药治疗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应以体现病情稳定的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首要评价指标,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可以采用国际通行且已经
本文运用温阳法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与思路进行了介绍,清热解毒药对实热证有很好的疗效,同时中药药理研究为运用清热解毒药治疗肿瘤提供了注角,导致临床过用清热解毒等苦寒药物之象,而晚期肿瘤患者多因阴液虚耗的同时阳气多有亏损;故中医当需时时一遵守。
通过查询近年来有关肿瘤的中医药文献报道,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从而了解到目前有关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主要是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并从不同层面揭示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肿瘤疗效确切,在综合治疗中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中医药治疗肿瘤是一种多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及多靶点的整体综合治疗,带瘤生存和生命质量提高是其显著特点。中医治疗肿瘤的理想疗效应是在满意的生命质量和较长的
癌症外治,有药物外治和非药物外治,两者可结合治疗,亦可多法综合治疗,对癌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作用或辅助治疗作用。
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血瘀证,且血瘀证存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引起了中医学者的重视。本文从注重理气药物的配伍、不同类型活血化瘀药物辩证应用、重视与现代医学研究结合、重视辨证与辨病的结合以及活血化瘀中药在临床应用中的禁忌症等五大方面,对贾英杰教授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肿瘤血瘀证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中医诊治恶性肿瘤血瘀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恶性肿瘤的防治已成为世界医药界广泛重视的课题。中医中药在肿瘤防治中大有作为。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优势,正好弥补西医治疗肿瘤的不足,并对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