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炮口装填成为中西滑膛火炮设计的标准方式。清朝铁炮材质以白口铸铁为主,处在封建手工生产方式主宰下的火器界主要用泥模法铸造火炮。因为主宰欧洲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期的泥模法铸炮的不良,故从18世纪50年代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诸国采用了砂型铸模与实心钻膛技术;18世纪的最后10年内,钻杆驱动力改为蒸汽机。在19世纪中叶以前,西洋铁炮材质以灰口铸铁为主,继而以熟铁和铸钢为主,这对其制炮技术乃至性能影响很大。本文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对中西制炮技术优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