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鼻颅底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6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z7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鼻颅底肿瘤治疗中的价值和发展方向。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颅底肿瘤患者10例。男女各5例,平均年龄51(13-66)岁。其中鼻咽纤维血管瘤、蝶骨骨化纤维瘤、颅内外沟通型嗅神经母细胞瘤、蝶鞍区多发脓囊肿、脊索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B细胞淋巴瘤、翼腭窝和颞下窝巨大囊肿、三叉神经纤维瘤和蝶鞍区无病理诊断(考虑恶性)患者各1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耳鸣患者主观听力学检查的特征,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168例以主观性耳鸣为主诉的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耳鸣匹配和精细化测听,以及THI评分和VAS评分,分析其主观听力学检查特征.168例耳鸣患者中男性105例,女性63例;其中右侧耳鸣患者59例,男性:女性为30∶29,平均年龄38.9±3.6岁;左侧耳鸣患者66例,男性:女性为42∶24,平均年龄41.1±3.3岁;双侧耳鸣患者43
目的 对两例Usher综合征散发病例的确诊及其致病基因的鉴定。方法 本研究中两例先证者来自两个不同家庭,两个先证者及其父母的临床资料由本课题组成员于安徽省阜阳市聋儿康复中心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时所收集。对患儿进行详细病史资料采集,重点包括耳聋的发生、发展情况,有无前庭功能症状、视力视野受损及家族史等。
目的 探讨利用水下技术对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圆窗膜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方法。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对62例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行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水下技术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年龄8月-30岁,男性32例,女性30例。右侧40;左侧22例。所有患者均在喉罩全麻下手术。
会议
目的 探讨声治疗对耳鸣患者的疗效,为耳鸣的临床治疗手段提供参考方法 46例传统纯音测听听阈正常的以主观性耳鸣为主诉的患者,行纯音测听、耳鸣匹配和精细化测听检查,以及THI评分和VAS评分,使用复合声治疗并评估疗效.46例患者中男性26例,平均年龄35.73±11.15岁,女性20例,平均年龄28.95±13.38岁;右侧耳鸣患者20例,左侧耳鸣患者20例,双侧耳鸣患者6例.
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中经胸前入路行无注气内镜下择区性颈清扫术的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自2008年11月至2015年07月,14例病人在我院住院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经胸前入路行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及颈侧择区淋巴结清扫术。病人相关临床数据及随访结果纳入本研究分析。
目的 后天性外耳道狭窄及闭锁常因外耳道炎症、肿瘤、手术、外伤及烧伤等引起,可引起一系列问题,如听力下降、继发性胆脂瘤等。治疗效果往往令人并不满意。本研究探讨采用完桥式乳突根治在后天性外耳道狭窄患者中耳道成型的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 通过观察GJB2和SLC26A4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听力学特点。方法 对象为2012年4月-2015年12月接受基因芯片检测:包括GJB2 (235delC、299delAT、176de116、35delG)、SLC26A4 (IⅣS7-2A>G、2168A>G)、GJB3(538C>T)、线粒体12SrRNA基因(1555A>G、1494C>T)的婴幼儿,受试者均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及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患者特征及常见吸人性变应原谱的分布和10年变化趋势.方法 选取2005年-2014年10年间,鼻高反应性疾病患者5,486例(男性2,997例,女性2,489例).同期进行吸入性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将sIgE阳性者诊断为AR,
目的 比较人鼻息肉上皮细胞2种不同的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的效果,探索鼻息肉上皮细胞培养的最佳方法。方法 分别利用2种不同的方法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分离法进行培养人鼻息肉上皮细胞,分析比较2种不同方案中,鼻息肉上皮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形态、培养成功率、污染率,并分析2种方案的优缺点。
目的 通过大数据分析并绘制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以及精准优化其诊疗模式。方法 通过三大中文数据库检索出近10年鼻内镜下诊治“顽固性/难治性/隐匿性”鼻出血的中文文献117篇,涉及患者11708例,结合我院经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鼻出血患者152例,总共纳入患者11860例,分析出血部位和责任血管,绘制成隐匿部位鼻出血分布“地图”。总结我院鼻内镜下精准搜寻出血部位、射频微创止血和无填塞的优化模式在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