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轻集料和轻集料混凝土技术进展及工程应用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2008年第一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er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的开发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1956年由原建设部建研院(现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在试验室研究成功的基础上,先后在直径φ0.78×17米和φ1.0×10米回转窑内,试制出密度等级为600和900级人造轻集料——黏土陶粒。按当时混凝土配制技术,可配制出LC40黏土陶粒混凝土.此后我国对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技术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工作。试验量相当大,涵盖面极广,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为主,会同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院、企业等五十余单位的技术人员,用了近二十余年的时间,共完成了20多项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成果。轻集料是轻集料混凝土关键性的组成材料之一,是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多孔轻质集料的总称,有粗细之分。若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轻集料、人造轻集料、工业废弃物轻集料;若按其材料属性又可分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通常使用的多为无机轻集料,其来源广、性能优越、使用量最大,本文将重点介绍无机人造轻集料发展、生产概况、典型生产厂工艺、应用领域及其混凝土的应用技术、发展前景、试点建筑及存在问题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热重分析和激光粒度分布试验等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细致的分析和阐述了绿色高性能芯柱混凝土(GHPG)中辅助胶凝材料的流化及增强作用机理.
本文阐述了作者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根据芯柱混凝土低强度等级、高流动性、高抗离析性和较高体积稳定性的突出特点,参考了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和免振自密实混凝土研究的有关文献,建立了一套适合高性能芯柱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GROUT简称HPG)的配合比设计体系,以保证其达到要求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性.
本文通过对砼小砌块在建筑工程应用上出现的“热”、“裂”问题的分析,认为解决它的有效途径是技术加管理,强调在目前技术配套措施基本完善的情况下,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阐述了砌块质量与砼配合比,采用的高、新技术砌块成套设备,和砌块产品养护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介绍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在外墙外保温中的应用.
本文在介绍绵阳市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情况的同时,介绍了四川省绵阳市建委QTC高强轻质保温隔音复合砌块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并介绍了在复合砌块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中解决的要点问题.
对掺加锰铁合金渣、铬铁合金渣代替部分碎石作为集料的水泥稳定层体系进行研究,分析了渣的化学成分,渣的碱活性情况,两种合金渣水泥稳定层体系的稳定性,体系强度等。
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固体废物,它是一定细度的煤粉在锅炉中燃烧(1100~1500℃)后,由除尘器收集到的粉状物质。粉煤灰粒细质轻、多孔松散、外观类似水泥,颜色从乳白到灰黑,物性因燃煤成分、煤粉细度、燃烧条件等而异,产量为煤炭耗量的2.5%~5.0%,主要由飞灰和底灰组成,其基本性质及典型成分,本文对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概况、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根据国内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与国外的
本文简要介绍了轻集料混凝土的主要热工性能、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自保温和复合保温的热阻值和传热系数,并介绍几项典型工程.建议各地区在节能建筑中采用轻集料混凝土时,应根据当地轻集料资源情况确定自保温或复合保温技术路线.
高强轻集料自密实混凝土不但具有良好的轻质、高强、隔热、保温、提高抗震性能,而且还要绿色环保.粉煤灰陶粒质量完好、颗粒圆涩、强度高、表观密度轻,适合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高强轻集料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验研究为施工应用搭设了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