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增李斯特氏菌MALDI-TOF-MS鉴定与分型研究

来源 :第3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u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FOF—MS)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软电离生物质谱,是直接气化并离子化非挥发性生物样品的质谱离子化方式。将被分析物的溶液和某种基质溶液混合,蒸发溶剂,使被分析物与基质成为晶体或半晶体,再用一定波长的脉冲式激光进行照射,基质吸收激光能量后,均匀地传递给待分析物,使待分析物瞬间气化并离子化。离子质量的不同导致其飞行速度不同而分离。MALDI-TOF—MS能完成细菌多种成分的分析,包括蛋白质、脂类、脂多糖和脂寡糖、DNA、多肽及其它能被离子化的分子。通过对细菌的特异性生物标志分子,即细菌含有的能给出唯一质合比的成分的检测可以实现对细菌属、种和株的水平的鉴定。本研究收集了37株单增李斯特氏菌分离株,样品来源包括冻鱿鱼、鸭翅、猪耳等十余类常见的动物源性食品,样品来源地区包括丹东、朝鲜、新西兰、挪威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MALDI—TOF—MS采集图谱,获取独特的蛋白质指纹图谱,汇总成标准图谱,建立了单增李斯特氏菌鉴定数据库。采用9株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分别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验证,经数据库鉴定,9株标准菌株的匹配分数全部大于2.300,均报告为单增李斯特氏菌,表明鉴定结果的可信度很高。在数据库信息的基础上,对37株单增李斯特氏菌分离株进行了聚类分型。分型结果表明,在蛋白质水平,当差异水平为0.7—0.8之间时,MALDI—TOF—MS将37株菌分成4大型;当差异水平为0.5时,将37株菌分成7个型;在差异水平为0.3—0.4之间时,将37株菌分成9个型。从聚类分型的结果结合各菌株在收集时的基本信息,可以从亲缘关系远近的角度追溯致病菌的污染源问题。从而可以为单增李氏菌病的爆发和流行的预防和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随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放开,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普通院校在校大学生考研人数逐年上升,考研形势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发
  目的:为了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布鲁氏菌感染诱导免疫抑制中的作用,阐明布鲁氏菌诱导机体细胞免疫的分子机制,本项目对绵羊接种M5-90弱毒后外周血CD4+、CD8+、CD25+T
会议
  布鲁氏菌(Brucella)是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病原体,能感染多种动物引起动物布鲁氏菌病,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是典型的人兽共患病。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我国主要采用病原
会议
早孕的宫内膜表现为多种组织学形态,但对其病理形态学变化的观察报道很少,我们对234例正常早孕的宫内膜进行了A—S反应,绒毛水肿、退变,滋养叶细胞增生的观察,现分析如下。
  压逸法目前主要用于感染螺地点的定性,特别是能快速判定感染性钉螺地点和灭螺、灭蚴范围。在防控工作中,开展现场查螺和感染性钉螺检测,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感染性钉螺、确定
会议
  目的:本研究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成功构建了旋毛虫感染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基因表达变化的cDNA消减文库,探索旋毛虫感染诱导的MCF-7乳腺癌细胞基因的表达变化。
会议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全序列,利用生物学软件primer5.0和oli-go6.0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来扩增靶序列片段,经克隆预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片段长度为582b
龙骨柱,别名龙骨。植株三棱形柱状,多分枝,兰绿色,高4-5米,棱边有小刺,极短。夏季开白花,4—9朵,丛生于上部的刺座上,昼开夜闭(盆栽一般不易开花),浆果小圆形,兰紫色,可食。
  牛痘病毒、痘苗病毒以及猴痘病毒等成员是最重要的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原。本文围绕着这些痘病毒编码的干扰宿主免疫应答的分子及其作用途径,重点介绍了病毒阻断宿主干扰
  目的:对一起由球腹蒲螨引起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幼儿园丘疹性荨麻疹暴发的特点,为以后控制相关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