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新闻传播中大国形象构建

来源 :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27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寇的侵略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的巩固和深化,各族人民普遍将自己置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奋斗。国共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顺应历史潮流,捐弃前嫌,合作抗日。知识分子普遍觉得个人命运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一种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强烈地迸发出来,许多青年学子,挺身而出参军参战,成为战地记者。他们流汗、流墨,也流血,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涌现出胡政之、张季鸾、萧同兹、曾虚白、成舍我、穆青等大批优秀新闻工作者,还出现了邹韬奋、范长江、沙飞、邓拓等几个旗帜人物。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中国加强了对外的报刊、广播宣传,或把外国记者请进来,或派中国记者走出去,中国媒体与各国媒体协同作战,互相支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过程中,新闻界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建构了中国在世界中的大国形象。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其他文献
  生态纪录片具有影像符号与环保题材的传播优势,有助于突破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并寻求传播的"共义域"。选择"文化折扣"低的生态题材,用国际化的视听语言讲述故事并培育国际市场
  Orchard eco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its 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NEE) influences local carbon budget significantly.To un
  互联网兴起对传统广播产业来说是压力也是助力。一方面,新媒体融合趋势改变了人们的媒介消费习惯,传统广播节目"你播我听"的被动式消费形态遭遇挑战,广播产业优势逐渐瓦解,受
会议
  本研究以2014南京青奥会为例,分析社交媒体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传播策略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的特性致使其有助于塑造高效、亲民的国家形象;同时,社交媒体拓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语境的产生形成,为我军形象国际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往传播内容、方式和视角较为单一的"硬传播"功能受到限制,一种与之相对的传播形态——"
  湖南新闻事业早期现代化是以《湘学新报》、《湘报》为标志的,维新派利用中华民族追求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利用先发国家的印刷技术、新闻业务和办报模式,一开始就显示出相当高
  Hot Pepper is a common vegetable grown in greenhouse, but it usually encounters high temperature stress.Changes in photosynthesis and quality of hot pepper
会议
新闻史学界较少有论及"新报"的专文.基于长期对相关报刊原件的考究、考察,笔者通过分析"新报"与传统"邸报"、《京报》的差异与自我定位,认为不可将"新报"等同"新知";西方"新
  宋代是我国古代政治谣言高发期之一。这时期各种政治斗争频仍,政治谣言层出不穷是必然。在问鼎与经营权力的政治场域中,政治谣言的始作俑者往往躲在幕后,运用具有预见性、隐
  Po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the greenhous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vertical uneven distribution of salt in the root-zon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al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