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大骨料混凝土研究综述

来源 :第五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工大骨料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对水工结构物的安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工结构大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指出影响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控制性裂纹的长度。随着最大骨料粒径的增加,混凝土内控制性裂纹尺寸逐渐增大,因此混凝土的强度随之降低。综上所述,全级配和湿筛混凝土强度比值以轴拉最小,劈拉强度次之,抗压强度最大,拉压状态下的不同尺寸和骨料级配的混凝土试件抗拉和抗压强度均低于相应的单轴抗拉抗压强度。全级配混凝土在拉压状态下比起小骨料混凝土其强度和极限变形降低更多。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处于双轴拉压或者三轴拉压压应力状态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要引起更高的重视,如果此时还以单轴抗拉强度进行设计,则设计结果是偏于不安全的。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低碳钢腐蚀气泡破裂声源机理,应用Knopoff点应力脉冲理论计算得到析氢腐蚀气泡破裂声源信号幅度,利用Fluent软件对气泡远离底板破裂和近底板破裂模型求解,得到两种情况壁面所受压力变化曲线和位移变化量,结果表明低碳钢析氢腐蚀阴极气泡破裂可以形成一定强度的声发射源.同时开展低碳钢腐蚀声发射源机制实验研究,通过极化曲线的测试进行阴极气泡破裂过程专项研究,得到气泡破裂声发射源特性,验证了气泡破
采用声发射技术,对四种不同晶粒度20#钢试件的单轴拉伸过程进行声发射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细晶粒试件声发射信号数较少,强度较低,随着试件晶粒度的增大,由于微观组织可移动位错数增多,声发射信号的强度和活性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因此,实验结果验证了不同晶粒度对于金属材料损伤过程中声发射特性的影响,进而对金属材料微观损伤过程中声发射产生机制进行了阐释和验证.
针对大型储罐底板腐蚀的多声源状态,以及中心区域声源信号难以获取的问题,进行储罐底板腐蚀声发射全域监测实验和弱声信号提取方法研究.针对声发射传感器的预埋式和浸入式两种方法,提出储罐底板腐蚀声发射全域监测方法,建立基于短基线平面网格拓扑阵列,对声源所属网格进行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声源的所属区域,提高监测的可靠性,为大型储罐底板腐蚀状态评估提供依据.
防喷器是石油钻井过程中井控设备的核心装置,本文用声发射检测方法对带有裂纹缺陷的防喷器壳体在承压过程中裂纹扩展的过程进行检测.在一个已报废防喷器壳体上用气焊切割一个长度100mm,宽度5mm的缺口,再将缺口补焊,通过气动泵对防喷器加压,对防喷器的承压过程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用声发射检测能够及时有效地反映出被测防喷器在外力作用下缺陷的活动情况,其检测结果能反映防喷器壳体在承压过程中的破坏情况,且对
介绍了在滚动疲劳试验中声发射对整个过程的检测以及破坏前的预报,透过该实验得出了声发射对于滚动疲劳破坏预报的灵敏度以及提前性,为今后滚动疲劳监测和预报提供了更为灵敏的手段.在对两台机器的监测中都出现了反复的RMS值上升-下降的过程,判断原因为在损伤如点蚀在不断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是个微观材料的疲劳不断破坏发展与磨合的过程。当新的微观损伤形成时,材料微观表面较粗糙刺破了润滑油膜,使得声发射信号增大。而当
在运用声发射技术监测冷裂纹的过程中,由于焊后冷却过程中干扰信号多,且监测时间长,使人工分析、评价的困难加大.为降低分析难度与减小工作量,本文以5个典型的声发射信号参量为输入单元、开裂信号和噪声信号特性为输出单元,建立了一个能识别冷裂纹开裂信号的BP神经网络.并通过对15CrMoR钢斜y型坡口焊接冷裂纹实验的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验证了该网络的可行性.
本文利用有限元混合方法,模拟了不同工况下闸首中墩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得到了中墩之间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的张开、闭合情况以及闸首底板的最大弯矩,计算结果表明中墩的伸缩缝在地震作用下最大张开度为4.86mm,不会影响闸首结构的安全,地震作用下闸底板弯矩小于容许弯矩值,底板结构是安全的。低水位运行工况是闸首结构控制工况;在闸首结构的门前段的配筋设计中,若能够考虑伸缩缝张开带来的影响,将会提高闸首结构的抗震
强震发生后,确保进水塔等一类泄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紧急降低库水位是防止大坝发生次生灾害最有效安全的途径.本文旨在考虑进水塔主体结构-启闭机室-地基-库水系统相互作用的前提下,采用IDA方法,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引入水工进水塔抗震安全性评价领域.建立了基于IDA方法的高耸进水塔抗震性能评价模型.针对某水电站泄洪洞进水塔进行增量动力分析,根据分位分析和易损性分析的结果对该进水塔的抗震性能作出评
本文从损伤和能量耗散变化特征的角度对冻融条件下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断裂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在中国西部寒区,冻融作用往往是导致混凝土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饱水状态下的多组混凝土试样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对冻融后的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以及三点弯试验,从损伤和能量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试样的破损特征及能量耗散的变化特点.研究表明:单轴压缩试验下试样初期裂纹的扩展、贯通需要吸收外载做功的能量较高,随
本文针对沙牌拱坝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因素分析,首先进行了抗拉强度的敏感性分析,设置了不同的计算组合,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计及地基的辐射阻尼效应,对于库水的动水压力采用可压缩库水的流固耦合模型进行模拟,横缝接触非线性的模拟应用混合有限元法。依据汶川地震沙牌实际遭受的震损情况,主要是从横缝开合的角度,选择了与实际震损情况较为相符的典型的计算组合,并作为下面动力计算的依据。然后对影响高拱坝抗震安全的因素:横缝